近日,一个号称“精妙绝伦”的外烟爆珠供货渠道在社交平台引发轩然大波。该渠道以“海关特殊通道”“免税仓直供”为卖点,宣称能突破烟草专卖限制,其运营模式的“绝对劲爆”特性吸引大量关注。但随着消费者投诉激增,这场看似“精妙绝伦”的商业布局,正暴露出货品溯源缺失、资质存疑等重重隐患。

7月28日晚,浙江杭州的赵女士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标注“绝对劲爆”的推广视频。画面中成箱的HEETS琥珀味爆珠外烟打着“保税区直邮”水印,主播手持海关申报单承诺“假一赔十”。据赵女士描述,她花费4380元订购的20条香烟到货后,发现爆珠捏破后无薄荷味释放,包装盒底部的“中国关税未缴”专标经扫码验证为某化妆品公司2021年备案的作废标识。“所谓‘精妙绝伦’的供应链,根本就是精心设计的骗局。”赵女士向记者展示的物流信息显示,包裹实际发货地为江西某县城而非宣称的深圳保税区。

绝对劲爆!外烟爆珠渠道“精妙绝伦”

这起案例揭开“精妙绝伦”产业链的冰山一角。记者通过天眼查系统查询发现,该渠道备案主体为广州某商贸公司,其经营范围仅限“日用品批发”,但海关部门进出口企业资质查询平台未见相关记录。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官网展示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中,签发机关印章与正规文书格式存在明显差异。当被问及资质问题时,平台客服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回应,转而发送新的“绝对劲爆”促销方案。

绝对劲爆!外烟爆珠渠道“精妙绝伦”

“这类‘精妙绝伦’的运营手法涉嫌多重违法。”上海律协跨境电商专业委员会成员周维律师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第34条规定,未取得许可证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违法所得超2万元即构成非法经营罪。而记者获取的该渠道6月销售数据显示,其单月成交额已达87万元。更令人质疑的是,其电子合同中将外烟爆珠描述为“芳香型压力舒缓装置”,这种文字游戏是否在规避监管?业内人士透露,此类“精妙绝伦”的术语包装已成行业潜规则。

8月1日,事件出现关键转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更新抽检报告显示,在某消费者送检的“精妙绝伦”渠道货品中,检测出未申报的丙二醇含量超标1.8倍,且尼古丁释放量波动值超出国标允许范围。同日,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在季度通报中特别提及,发现多个快递网点存在“化整为零”寄递烟草制品行为,查获的伪装包裹与“精妙绝伦”渠道发货模式高度吻合。某物流企业分区经理坦言:“现在部分商家将整条香烟拆成独立小包,混装于零食箱内运输,这种‘精妙绝伦’的伪装手段给安检带来新挑战。”

这场“绝对劲爆”的行业地震已引发连锁反应。企查查数据显示,近一周全国有53家商贸公司紧急变更经营范围,其中41家删除了“电子配件”等可能涉及烟草制品描述的类目。某跨境电商业内人士透露,多个同类运营团队开始修改话术,将“精妙绝伦”替换为“创新供应链”等中性表述,直播间背景板上的海关标识也被撤换。但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仍有卖家以“绝对劲爆”为关键词兜售所谓的“渠道加盟秘籍”,标价高达2.8万元。

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这场风波的核心焦点。记者在某投诉平台发现,新上线的“跨境烟草维权”板块48小时内涌入209条相关投诉,其中涉及“精妙绝伦”渠道的占比达63%。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部门证实,已对涉事企业启动“异常经营名录”核查程序。法律专家提醒,依据两高《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个人非法经营数额超5万元或违法所得超1万元即面临刑事责任,消费者切勿被“绝对劲爆”的营销话术迷惑。

截至8月3日中午,“精妙绝伦”渠道的微信小程序仍能正常登录,但其主推的“48小时清关到货”服务状态已变更为“系统维护”。记者追踪发现,其官网公示的400客服电话转入空号状态,而三天前还在更新的“精妙绝伦”案例展示区,现已清空所有内容。这种急转直下的运营状态,让更多消费者开始反思:那些看似“精妙绝伦”的商业模式,是否正在编织更大的风险网络?

这场由外烟爆珠引发的监管风暴,正推动行业规范加速完善。国家烟草专卖局在最新通告中明确,将于9月启动电子烟市场专项治理“利剑行动”,重点打击无证经营、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而在社交平台,由专业打假团队发起的“破壁计划”,正通过技术手段解析可疑渠道的物流数据。这场“绝对劲爆”的行业震荡,或将重塑新型烟草制品的流通秩序,为消费者权益筑起更坚实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