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社交平台上一条"职场女高管会议室抽peel"的短视频引发逾百万次讨论,画面中身着西装的女性点燃印着水果图案的细支香烟,配文"谁说巾帼不能有专属仪式感",将"peel是否属于女士香烟"的争议推向风口浪尖。中国控制吸烟协会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吸烟率从2015年的2.4%上升至3.9%,而电商平台统计显示,进口细支果味烟中女性消费者占比高达67%,其中peel系列常年占据销量榜首。

这款源自加拿大的混合型香烟,凭借3.8毫米超细烟支、水蜜桃等七种果味选择,以及磨砂质感的马卡龙色包装,在都市白领群体中形成独特风潮。北京朝阳区某进口超市负责人透露,售价28元的peel水蜜桃味月均售出400余条,复购者中88%为25-35岁女性,"很多顾客认为这种设计就是为女士量身定制的"。但争议也随之而来——在798艺术区咖啡馆,两位正在拆开peel薄荷烟包装的年轻女性被邻桌中年男性当众指责"女孩抽烟不成体统",当事人李萌回忆:"他质问我们知不知道'巾帼不让'的真正含义。"

29岁的广告策划总监林雪(化名)向记者展示了随身携带的peel柑橘味香烟,金属烟盒上刻着"her choice"字样。这位毕业于常春藤名校的职场女性,每天会在午休时到写字楼天台抽两根烟,"选择peel不是因为烟瘾,而是需要从高强度工作中抽离的仪式感"。她的团队中有5位女性都在抽同款产品,但所有人都会避开儿童和孕妇,"我们更愿意把这看作像喝咖啡一样的个人生活方式"。

这种消费现象背后是精准的市场定位。peel中国区代理商2022年市场调研报告显示,产品设计团队将核心用户画像锁定为"追求精致生活的独立女性",特意将滤嘴长度增加5毫米以降低吸入感,外包装采用莫兰迪色系替代传统烟草的深色设计。华东师范大学消费行为学教授吴敏分析:"'巾帼不让'的文化符号被解构为现代女性的自主选择权,但将特定产品与性别身份强绑定可能形成新的消费陷阱。"

必看!peel香烟是女士抽的吗“巾帼不让”

争议在公共卫生领域持续发酵。北京市疾控中心检测发现,尽管peel标注焦油量为6mg,但其果味添加剂燃烧后产生的苯系物浓度超出普通卷烟17%。呼吸科专家王建国接诊过因长期吸食果味烟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年轻女性患者,"她们误以为细支烟危害更小,实则吸入更深"。更令人担忧的是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现的"peel戒烟棒"等擦边球产品,实际检测显示尼古丁含量并未减少。

必看!peel香烟是女士抽的吗“巾帼不让”

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加强规范。2023年7月实施的《电子烟管理办法》已将调味烟草纳入监管范围,但针对进口混合型卷烟的界定仍存模糊地带。深圳海关近期查获的500条非法入境peel香烟中,部分批次甲醇含量超标2.3倍。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姜垣指出:"所谓'女士专属'的营销话术,本质是利用性别议题淡化烟草危害,真正的'巾帼不让'应是引领健康生活风尚。"

在成都太古里商圈,记者遇到正在拍摄街拍的时尚博主陈雨桐(化名)。她将peel香烟作为拍摄道具的行为引发网友两极评价,有人认为这是"新时代女性自我表达",也有人批评"美化吸烟行为"。对此当事人坦言:"道具选择不该被简单贴上性别标签,重要的是传递独立自信的精神内核。"这场关于"女士该不该抽peel"的争论,已然超越产品本身,演变为社会观念碰撞的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