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低价外烟代购网“应运而生”
最新消息!低价外烟代购网“应运而生”
近日,一个名为"云端烟仓"的低价外烟代购平台引发社会关注。该平台宣称通过"保税仓直邮+跨境拼单"模式,将外烟价格压低至市场价五折,这种经营模式是否合规?记者展开为期三天的追踪调查,发现这场由供需矛盾催生的商业创新,正在法律与市场的夹缝中蹒跚前行。
6月12日凌晨,在广州从事跨境电商运营的张先生收到平台推送的促销短信,一款日本某品牌细支香烟标价仅78元,较实体店便宜112元。当他尝试下单时,系统要求上传护照信息进行"跨境自用商品备案"。中国电子商会跨境电商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将个人年度2.6万元跨境购物额度拆分为多单的操作,确实属于监管灰色地带。
记者通过天眼查系统查询发现,"云端烟仓"运营主体注册于香港,但其服务器IP地址显示在浙江义乌。6月13日上午,义乌市场监管部门向本报证实,已收到关于该平台的12起消费投诉,主要涉及物流延迟和包装破损问题。值得关注的是,所有投诉商品均未标注中文警示标识,这明显违反《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56条规定。
"现在年轻人就爱尝鲜,但这种渠道买的烟,谁能保证不是假货?"在北京朝阳区某写字楼,28岁的程序员李航(化名)向记者展示其收到的俄版香烟。包装盒上的防伪涂层已被刮开,扫码显示该验证码三个月内被查询过47次。中国消费者协会6月14日发布的警示公告显示,近一月涉及跨境烟草的投诉量同比激增240%,其中63%与验证码异常有关。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第三条规定,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必须取得专卖许可证。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烟草专案组负责人赵敏强调:"即便商品从境外发货,只要最终消费行为发生在境内,就可能构成无证经营。"其提供的司法案例显示,2023年已有3起类似案件当事人被处以违法所得五倍罚款。
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记者偶遇正在揽货的物流从业者王师傅。他的电动三轮车上堆放着27件标有"电子配件"字样的包裹,其中5件包装盒侧面隐约可见香烟图案。"这些都要转香港仓发内地,现在每天经手的跨境烟单超过200件。"当被问及是否知晓相关法律风险时,王师傅坦言:"我们只负责运输,其他的一概不知。"
公共卫生领域的声音同样值得关注。国家控烟办主任梁万年6月1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低价外烟代购网的应运而生,客观上降低了青少年接触烟草制品的门槛。"其团队监测数据显示,某短视频平台"外烟测评"话题播放量半年内增长17倍,参与者中24岁以下占比达38%。
令人意外的是,部分海外烟草公司已开始调整对华策略。记者获取的某国际烟草集团内部备忘录显示,其计划在2024年三季度推出"中国特供版"电子烟,尼古丁含量将严格遵循国内标准。这种既要规避法律风险又想抢占市场的矛盾心态,折射出跨境烟草贸易的复杂性。
事件在6月16日出现关键转折。杭州海关通报查处一起案值超120万元的走私卷烟案,涉案的37箱香烟正是通过"云端烟仓"同类平台流转。海关缉私局负责人向记者展示的物证中,部分香烟滤嘴处检测出超出国标三倍的有害物质。这起案件的查处,为正在蔓延的代购风潮敲响警钟。
面对监管压力,"云端烟仓"于6月17日凌晨更新用户协议,新增"禁止转售"条款,并规定单笔订单不得超过两条。但记者实测发现,通过注册多个账号仍可批量采购。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应对措施,能否真正阻断非法流通链条?业内人士表示,关键要看支付平台能否建立有效的交易监控系统。
在这场由低价外烟代购网应运而生引发的争议中,最值得深思的或许是市场需求与法律监管的平衡之道。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宣布启动"2024净网行动",这场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商业实验,或将迎来命运转折点。本报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为读者带来最新动态。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10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