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热议!在哪个购物软件上可以买烟“应有尽有”
近日,一则"在哪个购物软件上可以买烟‘应有尽有’"的讨论帖引发全网争议。消费者王先生(化名)向媒体反映,其在某社交平台看到"足不出户购遍天下名烟"的广告后,通过扫码进入名为"云烟阁"的小程序商城,花费688元购买了两条所谓"免税中华香烟",到货后却发现卷烟包装粗糙、烟丝发霉。这场纠纷不仅揭开网络购烟灰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更将"应有尽有"的营销话术推上风口浪尖。
事件的转折点源于王先生与商家的沟通记录。聊天截图显示,客服坚称商品系"海关扣押正品",并以"特殊渠道流通"为由拒绝退货。当消费者要求出示烟草专卖许可证时,对方突然将其拉黑。值得注意的是,该小程序使用"智能定位"技术,向不同地区用户推送当地热销品牌,页面滚动播放着"万宝路、七星、黄鹤楼应有尽有"的字样,这种精准营销手段让不少网友直呼"防不胜防"。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烟草专卖领域律师李振锋指出,我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公民、法人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据其团队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国查处的网络违法售烟案件中,利用小程序、短视频平台导流的占比达79%,较去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与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电子烟市场专项检查通报》形成相互印证。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平台存在监管漏洞。记者实测发现,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输入"华子""雨花石"等暗语,仍能搜到数十条关联商品信息,卖家通过"货拍图不发货""第三方平台交易"等话术规避审查。更令人担忧的是,有商家打着"茶烟""雾化棒"等名义销售实质含尼古丁的产品,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已引发多起消费者健康投诉。
面对愈演愈烈的网络售烟乱象,多地监管部门展开专项行动。浙江省烟草专卖局近日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杭州某科技公司利用虚拟定位技术,同时运营17个微信小程序向全国售烟,短短半年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执法人员现场查获的物流单据显示,这些包裹多伪装成"文具""茶叶"进行投递,与王先生的遭遇如出一辙。这种"狡兔三窟"的作案手法,给监管工作带来全新挑战。
"堵疏结合才是治本之策。"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周凯强调,2024年新版《电子烟管理办法》虽已明确禁止网络销售,但消费者对特殊品种、稀缺品牌的需求客观存在。他特别提到深圳试点的"烟草新零售"模式——持证商户通过政务系统对接的封闭式平台开展线上预订、线下自提服务,既满足合规要求又兼顾消费便利,这种探索或许能为行业提供参考。
在这场全民监督的浪潮中,技术手段正在发挥重要作用。阿里安全近日向媒体演示的"AI鉴烟"系统,可通过扫描商品详情页图片,在0.3秒内识别出97.6%的涉烟违规信息。该平台治理负责人透露,系统上线三个月已拦截超14万条违规链接,但仍有不法分子通过拼音缩写、谐音字等方式绕过检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正在训练模型识别‘电子yan’‘華zi’等变体表述。"
随着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临近,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七部门启动"清朗·2024网络市场秩序整治"行动。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专项行动首次将"直播代购""境外网站引流"等新型违法形态纳入重点打击范围。某电商平台合规部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的后台记录显示,仅9月1日单日就处置了832个涉烟账号,其中23%的违规内容源自用户自发分享的"在哪能买到特殊香烟"等变相导流信息。
在这场关乎公共健康与市场秩序的博弈中,每个环节都考验着治理智慧。北京某社区超市店主赵女士的案例或许能带来启发:她将烟草专卖许可证与经营许可证明置于店铺小程序首页,所有在线咨询均由认证客服应答。"虽然不能像那些‘应有尽有’的野路子商家般吸引眼球,但赢得街坊信任才是长久之道。"这番朴实的话语,恰为这场全网热议标注了最具现实意义的注脚。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10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