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爆料!买免税烟网站“络绎不绝”

近日,一款名为“络绎不绝”的免税烟网购平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平台宣称“正品免税烟全网最低价”“海关直邮保真”,短短三个月内日均访问量突破50万人次,但记者调查发现,其背后暗藏的灰色交易链已引发监管部门重拳出击。

4月3日凌晨,某省会城市海关缉私局联合烟草专卖局开展突击行动,在某物流园区查获标有“免税专供”字样的卷烟237箱,货值逾800万元。这些包装完好的卷烟经现场快速检测,超60%为假冒注册商标商品,部分烟丝中甚至检出工业染料成分。据涉案人员交代,这批货物正是通过“络绎不绝”平台流向全国20余个省市。

独家爆料!买免税烟网站“络绎不绝”

“络绎不绝”平台的运作模式极具迷惑性。其官网公示了完整的海关通关单、质检报告等文件,客服人员向记者展示的“免税专柜实拍视频”中,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封装货物。然而经海关总署核查,该平台申报的2025年1-3月进口卷烟数据,与实际监管记录存在87%的缺口。这种虚实结合的包装手法,让不少消费者深陷其中。北京消费者李先生表示:“看到平台页面有海关监管码查询入口,扫码显示‘正品溯源’,我才放心下单的。”而他收到的两条中华烟,经专业机构检测,焦油含量超标3倍且含有违禁添加剂。

值得注意的是,“络绎不绝”并非孤例。调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查处的非法售烟案件中,利用“免税”噱头进行网络营销的比例同比激增214%。这些平台往往采取动态域名跳转、评论区暗语交易等隐蔽手段,如在短视频平台发布香烟拆盒视频后,通过“要口粮私信”等暗号引流。3月28日广州警方破获的案例中,犯罪团伙甚至开发了AI客服系统,能自动识别“中华329”“出口专供”等敏感词,将其转换为表情符号沟通。

在这场“络绎不绝”的乱象中,真假难辨的货源渠道尤为致命。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平台所谓的“保税仓直发”,实则是将走私烟与正品混装发货。浙江某跨境物流企业员工证实:“我们接到的‘免税烟’订单,发货地经常在广西、云南边境的民宅,根本不是什么保税仓库。”这种操作模式直接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某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涉及网络购烟的投诉中,仅有12.7%获得实质性解决。

监管部门的重拳正在打破这种灰色生态。4月1日起实施的《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负面清单》明确将烟草制品列入禁止交易类目,海关总署同步升级“智能审图”系统,对小型包裹的CT成像识别精度提升至0.5毫米级,可精准识别条盒包装特征。在3月29日的专项会议上,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凡未取得《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所谓免税烟,不论线上线下,一律按非法经营论处。”

然而暴利诱惑下仍有铤而走险者。记者暗访发现,尽管“络绎不绝”官网已无法访问,但其分流站点仍通过加密通讯软件维持交易。某“代理商”向记者展示的价目表显示,一条市场价700元的软中华,平台售价仅260元,且承诺“被查扣包赔”。这种疯狂的让利背后,是走私环节高达400%的利润空间。

法律专家指出,网络售烟乱象已构成系统性违法。根据《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价值超5万元即构成犯罪,而某省近期判决的案例显示,主犯通过三个类似平台累计销售额达2.3亿元,最终获刑12年。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稽查队长提醒消费者:“正规免税烟仅在特定口岸限量出售,任何宣称‘足不出户买免税’的网站都是法律雷区。”

独家爆料!买免税烟网站“络绎不绝”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络绎不绝”运营公司已于4月3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这场由“免税”引发的网络狂飙,终将在法治利剑下归于沉寂,但其暴露的监管难题,仍值得全社会持续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