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消息!低价香烟的零售价格“有目共睹”

近日,一则"全网更低香烟价格"的消息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这个被烟民们称为"有目共睹"的价格异动,正在揭开灰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家住北京朝阳区的王先生(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3月28日晚间,他在某短视频平台浏览"香烟拆盒"视频时,发现评论区有人留言"软中华240元包邮",这个价格仅为市场价的三分之一。

"当时评论区像炸开了锅,十几个账号追着私信我。"王先生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卖家声称香烟来自"越南代工厂",甚至直言"和专卖店品质一模一样"。但当王先生收到货后,发现烟盒印刷模糊,烟草燃烧时有刺鼻异味。当他试图联系卖家时,对方早已注销账号。

这种"有目共睹"的价格乱象并非个案。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近期接到的低价烟投诉量同比激增120%。以软中华为例,指导零售价为700元,但网络渠道出现大量200-300元的货源,这种价格倒挂现象已引起监管部门高度警觉。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价格低到离谱"的香烟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走私免税烟、地下作坊仿制品以及跨区域非法倒卖。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李恩泽律师指出,即便所谓"越南代工厂"真实存在,未经国家烟草专卖局许可的跨境流通仍属违法。更令人担忧的是,某检测机构对查获的"低价烟"进行化验后发现,62.3%的样本焦油含量超标,部分甚至检出工业硫磺等有害物质。

劲爆消息!低价香烟的零售价格“有目共睹”

这种"有目共睹"的市场乱象背后,与2025年实施的控烟新规密切相关。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一季度10元以下卷烟市场占比已从18.7%骤降至3.1%,部分烟民开始铤而走险转向非法渠道。在浙江某边境口岸,海关近期查获的走私香烟数量同比激增31.2%,查扣的"低价烟"中90%为假冒注册商标产品。

"价格倒挂正在摧毁正常的市场秩序。"某连锁便利店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正规渠道进货的软中华单条成本约600元,而网络卖家报价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如果不是偷税漏税或制假售假,根本不可能维持这种差价"。这种"有目共睹"的价格差异,甚至催生了专业"薅羊毛"群体。记者暗访发现,某些社交群组专门教授"低价烟鉴别技巧",群文件里赫然列着《全国假烟地图》《走私烟暗语手册》等违法资料。

劲爆消息!低价香烟的零售价格“有目共睹”

面对愈演愈烈的乱象,市场监管部门已展开专项行动。4月1日起,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网信办启动"清网行动",重点整治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的违法售烟信息。截至4月3日,已清理相关视频1.2万条,封禁违规账号3400余个。但打击难度依然存在,某平台审核员透露,卖家常使用"口粮""代购"等暗语规避审查,交易过程多在私信或第三方通讯工具完成。

这种"有目共睹"的监管困局引发专家担忧。公共卫生专家张伟教授提醒:"低价烟的质量风险远超价格诱惑,劣质烟草燃烧产生的多环芳烃等致癌物是正规烟的3-5倍。"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黑心商家为模仿真烟口感,竟在假烟中添加麻醉剂成分。

随着"清网行动"持续推进,这场由"低价香烟"引发的风波或许将逐渐平息。但留下的警示依然振聋发聩——当某个商品价格"低到有目共睹"时,消费者更需要擦亮双眼。正如王先生反思的那样:"省下的几百块钱,可能要用健康加倍偿还。"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如何在控烟政策与市场需求间寻找平衡,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