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进出口外烟货源“一应俱全”

近日,深圳海关在盐田港查获的23吨走私外烟引发社会关注,这批货物涉及万宝路、七星等48个国际品牌,标值超1800万元。随着调查深入,一条横跨东南亚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所谓“进出口外烟货源一应俱全”的地下交易网络,正成为监管部门重点打击对象。

惊爆!进出口外烟货源“一应俱全”

在东莞经营电子厂的陈先生(化名)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今年5月,他通过社交平台广告联系到自称“东南亚商贸公司”的供应商,对方宣称“从薄荷爆珠到雪茄烟弹一应俱全”,并提供“保税仓直发”服务。支付3.8万元订购50条日本HEETS烟弹后,收到的却是印着错版日文的仿制品。“包装扫码显示是马来西亚工厂代码,但该厂2021年就已停产。”陈先生出示的检测报告显示,烟弹重金属含量超标12倍。

这起个案揭开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6月25日,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截获的跨境快递中,237件申报为“电子配件”的包裹内藏有古巴高希霸雪茄。现场关员发现,走私者利用3D打印技术复刻海关封志,使包裹物流信息显示“已查验放行”。海关总署缉私局负责人表示,今年1-5月查获的非法进出口烟草制品同比增长67%,部分团伙甚至能提供“从缅甸到黑龙江三日达”的物流服务。

“所谓货源一应俱全,实则是真假混卖的陷阱。”烟草行业分析师王振伟指出,走私外烟普遍存在篡改生产日期、混合过期烟丝等问题。在查获的七星蓝莓爆珠中,监管部门发现超过32%的产品外包装防伪标识与烟支喷码不符。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走私分子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洗白货品,将整箱货物拆分成个人直邮包裹规避监管。

7月1日,浙江台州警方破获的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案件中,犯罪团伙租用保税区仓库作为中转站。执法记录仪画面显示,仓库内美式、日式、俄式外烟品类“一应俱全”,但经核查,80%的所谓“免税标签”系伪造。值得注意的是,该团伙通过虚拟运营商办理1700余个手机号,在二手交易平台以“留学生代购”名义引流,形成精准客群画像。

惊爆!进出口外烟货源“一应俱全”

公共卫生专家张明宇对此表示忧虑:“走私外烟逃避我国焦油含量强制标准,检测发现部分产品尼古丁浓度超出国标3倍。”在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最新抽样调查中,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的外烟消费者,78%遭遇过货不对板,43%表示产品出现霉变或异味。

面对乱象,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于7月5日启动“清雾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利用直播平台“种草”、短视频暗语交易等新型走私方式。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记者目睹便衣执法人员查获伪装成手机配件的烟弹运输盒,这种特制包装可屏蔽X光扫描,已形成标准化生产链条。

随着整治力度升级,合法进口渠道出现积极变化。记者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看到,中免集团新建的智能化仓储中心内,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从采购到零售的全流程追溯。工作人员演示扫码查询系统,消费者可查看雪茄从多米尼加农场到中国货架的119项数据记录。不过业内人士坦言,正规进口外烟需缴纳综合税率超60%,这与走私货的价格差仍是最大监管难点。

这场围绕“一应俱全”外烟货源的攻防战仍在持续。7月8日,珠海拱北口岸查获的“水客”走私案中,单人身背12公斤烟弹闯关,创下近年查获量纪录。海关提醒消费者,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价值超5万元即构成刑事责任。在灰色地带的诱惑面前,那句“货源齐备”的承诺,或许正把买卖双方推向不可控的法律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