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哪里还有卖水果味烟弹“有恃无恐”
头条!哪里还有卖水果味烟弹“有恃无恐”
近日,深圳市烟草专卖局在龙岗区某商场内查获220颗伪装成文具的果味电子烟弹,撕开了这条灰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这场突击检查源于央视记者暗访发现的线索——在电子烟国标实施近三年后,被明令禁止的水果味烟弹仍在线上线下隐秘流通,部分商家甚至公然宣称"只要不穿校服就能买到"。
记者追踪发现,北京鼓楼东大街某电子烟门店的玻璃柜台里,合规烟草味产品陈列冷清,但当顾客用特定手势敲击桌面三次,店员便从收银台暗格取出印着日文、韩文的果味烟弹。"西瓜味存货要预定,现在拿货价涨到168元了。"店员边说边展示手机里二十余种口味的电子弹图片,这些走私产品外包装没有任何中文标识。
这种有恃无恐的销售模式在杭州呈现更猖獗态势。上城区某电子烟集合店通过"外卖跑腿+现金交易"规避监管,将果味烟弹藏匿在相邻奶茶店的保温箱中流转。店家透露,部分产品通过"虚报出口再回流"方式进入内地,每周能秘密售出300余盒,利润率高达200%。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呼和浩特国贸批发城,记者仅用"老客户介绍"暗语,就从隐蔽抽屉购得标价110元/盒的"冰摇可乐""芋泥啵啵"等网红口味烟弹,店主直言:"这些是今年刚到的'新存货'"。
暗流涌动的交易正通过社交平台完成进化。在某短视频平台#电子烟话题下,以西瓜、鲜花等表情符号伪装的微商账号异常活跃,点开其主页可见"雾化器""烟弹仓"等规避审查的关键词。记者添加三个标注"外贸电子配件"的微信商家,均收到涵盖5个品牌、60余种口味的电子烟产品手册,其中标注"尼古丁含量5%"的蜜桃味烟弹三天内通过快递到货,全程未核实购买者年龄。
这种有恃无恐的流通模式背后,是暴利驱使下的产业链重构。深圳查获的"奶茶杯"走私案显示,成本仅8元的一次性雾化器,经过越南边境"一日游"洗白后,终端售价飙升至98元。更隐蔽的"调味棒"黑科技,通过橡胶转接套将烟草味烟弹改造成果味,使得监管部门防不胜防。某跨境物流公司员工透露,每月约有20万支标注"电子元器件"的货柜从东莞发往香港,其中三成通过"水客"蚂蚁搬家式回流内地。
面对猖獗的地下交易,全国电子烟市场专项整顿行动正在升级。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查处违法案件1.2万起,同比激增45%,但查获产品数量反而上升17%,显示治理进入深水区。北京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指出,现行《电子烟管理办法》对微商等新型销售渠道缺乏有效制约,部分商家利用"一件代发""闪送上门"等手段规避地域管辖,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烟溯源平台。
在这场猫鼠游戏中,未成年人保护仍是最大痛点。公益性平台黑猫投诉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16%的电子烟投诉涉及未成年,31%的案例指向非法销售渠道。上海某重点中学教师向记者展示在教室储物柜发现的"果冻贴纸",实为伪装成文具的芒果味烟弹。心理学专家警告,水果香味会降低青少年对尼古丁的警觉,首都医科大学研究表明,吸食果味电子烟的未成年人转向传统卷烟的概率提升3倍。
随着4月1日《电子烟产品追溯管理细则》正式生效,监管利剑开始指向生产源头。记者在深圳电子烟产业聚集地走访发现,曾经遍布街头的雾化器加工作坊已销声匿迹,某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负责人坦言:"现在每支烟弹都要植入北斗定位芯片,违规成本太高。"但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海外代工、跨境走私仍是治理难点,需要国际协同监管才能根治乱象。
在这场关乎公共健康的持久战中,既有上海某商场查获的220颗暗藏烟弹,也有杭州某店主因向高中生售烟被吊销执照的典型案例。正如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所说,电子烟治理需要技术创新与法治建设的双轮驱动,任何有恃无恐的违法行为,终将在阳光下面无所遁形。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