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广东烟批发“童叟无欺”

近日,广东省云浮市一处隐蔽仓库的铁门被执法人员破开,24614支走私雪茄与成箱未贴专卖标识的卷烟赫然在目。这场代号"2·21"的专项行动,在广东省公安厅与烟草专卖局联合指挥下,横跨5省8市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涉案金额达1.5亿元。当记者走进查封现场时,包装精致的"阿里山""红双喜"等品牌香烟与走私雪茄混杂堆放,部分外包装与正品相似度高达90%,若非专业人士几乎难辨真伪。

有料!广东烟批发“童叟无欺”

这场雷霆行动揭开了广东烟草市场监管的冰山一角。在梅县区某街道便利店,店主老陈正将新到货的"五叶神"香烟摆上货架。"现在进货单都要扫码上传系统,店里每个角落都装了监控探头。"他指着墙上闪烁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说。这番变化源自去年12月梅县区烟草局的执法警示——某商铺因三次违法经营被永久取消专卖资格,21条无合法来源证明的卷烟成为断送其经营权的导火索。

"童叟无欺不能只是口号。"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冯永山大队长在案情通报会上强调。执法人员展示的新型检测设备引人注目:巴掌大小的光谱仪3秒内可识别卷烟真伪,移动终端实时调取商户近三个月的进货台账。在肇庆市刚投入使用的涉烟情报研判平台上,全市2.3万家零售点的经营数据正在生成动态热力图,异常交易会自动触发预警。

白云国际机场货运区,海关人员正对一批申报为"工艺礼品"的货物进行开箱查验。X光图像显示整齐排列的条状物,拆箱后却是伪装成茶叶罐的走私香烟。这种"间不容发"的走私新手法,随着物流安检技术升级已难遁形。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查获涉烟案件同比上升37%,但市场真烟流通量反而增长15%,印证着"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

在东莞虎门港保税仓库,整齐码放的进口雪茄每一支都贴着防伪溯源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报关单、检验检疫证明和运输轨迹。"仓储主管向记者演示。这套由区块链技术支撑的溯源系统,将原本需要7天的检验流程压缩至2小时,正逐步向全省3.6万家持证商户推广。

"三十年前抽‘阿波罗’要躲着稽查队,现在买‘双喜’能查到种植户信息。"52岁的货车司机李建军在服务区便利店感慨。他手中的"红双喜"卷烟,包装上新增的彩色防伪线在紫外灯下显现出"GDTC"字样,这是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最新启用的六重防伪标识之一。便利店老板告诉记者,如今每笔烟草交易都要同步到全省统一的监管平台,"童叟无欺的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有料!广东烟批发“童叟无欺”

在广州卷烟批发市场,电子结算覆盖率已达100%。"以前现金交易容易滋生‘阴阳账’,现在每一笔货款都通过数字人民币结算。"市场管理人员调出当天的交易大屏,2678笔批发记录实时滚动,每笔都可追溯至具体批次的烟草专卖准运证。这种穿透式监管,让曾经猖獗的"飞单"交易无所遁形。

暗访中记者发现,某些社交平台上仍流传着"特殊渠道供货"的信息。对此,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启动"清网2025"专项行动,联合网信部门封堵违规信息1.2万条,溯源查处9个网络售烟团伙。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查获的假冒卷烟中首次出现"口感模拟技术",犯罪团伙通过添加特殊香料模仿特定品牌的后调,该技术已被列入重点防范目录。

"童叟无欺是底线更是生命线。"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立民指出,1983年广东省政府颁布首部卷烟市场管理通知以来,监管体系历经七次重大修订,从最初的手工卷烟整治到现在的数字监管,不变的是对市场秩序的坚守。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烟草监管协作机制的建立,三地已实现稽查信息实时共享,查获跨区域案件平均耗时从14天缩短至52小时。

站在查扣的涉案物品前,执法人员拿起一盒印着"免税专供"字样的香烟:"这些所谓的‘特殊渠道’商品,经检测焦油含量超标3倍,过滤嘴含有石棉纤维。"对比旁边正规渠道的同类产品,合法卷烟包装上的警语标识面积已扩大至85%,警示图片也从单纯的肺部影像升级为动态AR展示。

夜幕降临,珠江两岸的烟草零售店陆续亮起电子价签,这些联网设备每半小时同步一次指导价。在越秀区一家24小时便利店内,消费者扫描价签二维码即可查看该批次卷烟的全流程溯源信息。店长告诉记者,系统上线后纠纷投诉下降80%,"童叟无欺的经营反而提升了客户黏性"。

截至发稿时,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持证商户违规率降至0.17%,创历史新低;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中,"正品保障"指标得分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随着全国首个烟草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在广东试点,2.1万家商户已获得"诚信经营"电子标识,这些流动的蓝色盾牌,正在重塑岭南烟草市场的信任基石。

有料!广东烟批发“童叟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