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2023云霄香烟老厂越南代工“鱼龙混杂”
速看!2023云霄香烟老厂越南代工“鱼龙混杂”
近日,一则关于云霄香烟越南代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消息在消费者中引发热议。据越南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烟草制品进口量同比激增47%,其中代工香烟纠纷投诉量较去年同期翻了两番。这场涉及跨国生产的质量争议,让"鱼龙混杂"的代工乱象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河内市还剑湖畔的烟酒专卖店里,从事中越贸易的张志远(化名)指着玻璃柜里标价280万越南盾的"云霄特供"香烟直摇头。这位福建商人上月采购的20条香烟中,有7条存在滤嘴变形、烟丝发潮的情况。"外包装和老家买的几乎一样,但烟盒侧面的防伪码扫出来居然是越南代工厂的信息。"张志远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时,工作人员展示的检测报告显示,该批次香烟焦油含量超出标注值1.8毫克。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并非个例。越南工贸部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位于海防市的某代工厂今年已收到23起质量投诉,涉及中国4个知名香烟品牌。知情人士透露,部分代工厂为压缩成本,使用本地采购的烟叶替代协议规定的云南烟叶,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导致产品品质严重下滑。云霄香烟老厂质检科负责人李明在接受越通社采访时坦言:"跨境监管确实存在盲区,同一生产线上午生产正品,下午更换原料生产仿品的'阴阳车间'屡禁不止。"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在越南北部边境的谅山省,标注"云霄"字样的香烟批发价最低可达正品的三分之一。当地批发商阮文雄操着生硬的中文解释:"这些都是授权生产的特殊版本。"然而当被问及具体授权文件时,对方立即转移话题。这种含糊其辞的销售话术,让不少像张志远这样的采购商防不胜防。
"代工变代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驱动。"烟草行业分析师周为民算了一笔账:越南人工成本仅为国内的40%,烟叶采购价便宜60%,但部分企业为追求超额利润,进一步削减原料成本。这种层层克扣的做法,使得最终产品与正宗云霄香烟相比,简直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乱象正在形成完整产业链。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名为"云霄代工技术交流"的群组聚集着2000余名成员,群文件里赫然分享着正品烟盒高清扫描图和防伪标签制作教程。河内市场监管部门上月查获的窝点中,查扣的假冒防伪芯片竟能通过品牌官网验证,技术人员拆解后发现这些芯片盗用了已注销的正品编码。
面对愈演愈烈的代工乱象,中越两国海关近期联合开展的"清烟行动"已查获23万条问题香烟。越南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阮氏秋香提醒:"购买时要注意烟盒底部的生产代码,正品云霄香烟的代码第三位应为认证工厂编号,而仿品多是乱码或重复序列。"然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要辨别这些专业标识谈何容易。
在胡志明市经营烟具生意的陈美玲告诉记者,近期前来检测香烟真伪的华人顾客增加了五成。"有人带来整条未拆封的云霄香烟,拆开后发现每包烟丝的色泽都不均匀。"她柜台上的显微放大镜清晰显示出,正品烟丝呈现自然的金褐色,而代工劣质品掺杂着深褐色碎末,业内称之为"咖啡渣"现象。
这场代工危机已引发连锁反应。云霄老厂官方客服透露,近三个月收到的境外质量投诉较去年同期增长130%,其中78%涉及越南代工产品。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部分越南代工厂反过来仿制"山寨版云霄",通过边境走私回流中国市场,形成真假莫辨的恶性循环。
业内人士指出,要破解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亟需建立跨国溯源体系。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王立军建议:"应当强制要求代工产品使用差异化包装,比如在烟盒醒目位置标注'海外版'字样。"然而这项提议遭到部分代工企业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会降低产品溢价能力。
站在河内嘉林火车站前的十字路口,看着街边烟摊上琳琅满目的"云霄香烟",张志远无奈地收起刚买的检测报告。"本以为找到价格更优的进货渠道,没想到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他的遭遇并非孤例,随着年关临近,这种代工乱象是否会继续蔓延,正成为悬在消费者心中的巨大问号。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