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免税烟代购网app“方便快捷”

近日,深圳海关在福田口岸查获一起通过"免税烟代购"App订购的走私香烟案,涉及"南洋双喜""万宝路"等品牌共计1200条。这起案件让一款名为"免税直通车"的App浮出水面,其"线上下单、口岸提货"的模式引发广泛讨论。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标榜"方便快捷"的代购平台,正在跨境消费灰色地带悄然生长。

在福田口岸附近的咖啡厅,记者见到了使用过该App的消费者王先生(化名)。"朋友推荐说能便宜30%,扫码下载后确实方便快捷。"他展示的手机界面显示,平台首页滚动着"海关备案""正品保障"的标语,商品页面甚至标注了"每人每日限购2条"的提醒。王先生坦言,自己曾成功提货3次,直到上周收到"订单异常"的短信,才意识到可能涉嫌违法。

这种"方便快捷"的服务背后,实则暗藏多重风险。记者实测发现,该App通过虚拟定位技术自动匹配用户所在城市的口岸提货点,付款后生成的"电子提货码"需与身份证绑定使用。深圳海关缉私局工作人员透露,近期查获的23起同类案件中,有17起涉及此类平台订单,"部分App伪造海关通关文件,实际采用'蚂蚁搬家'式走私"。

速看!免税烟代购网app“方便快捷”

"免税商品必须本人携带入境,且不能进行商业性代购。"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跨境贸易律师李巍指出,这些平台所谓的"合法代购"存在明显法律漏洞。记者在裁判文书网查询发现,2023年浙江、广东等地已有4起相关判例,被告均因通过代购App实施走私行为获刑。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App的运营模式极具隐蔽性。技术专家分析其安装包发现,服务器架设在境外,支付系统接入第三方跨境结算通道。平台客服向咨询者发送的《免税购物指南》中,特意注明"代购服务费包含关税",但据海关人员核实,这些所谓的"关税"并未进入国库。

业内人士表示,部分消费者被"方便快捷"的体验迷惑,忽视了法律风险。广州白云机场海关近期查获的案例显示,有旅客使用代购App购买的香烟中,竟夹杂着禁止入境的马来西亚薄荷烟。更令人担忧的是,某平台"拼单专区"公然提供"凑满50条享包税优惠"服务,已明显超出个人自用范围。

随着调查深入,记者发现这类App正通过社交平台精准推广。在某短视频平台,"免税烟直邮到家"话题播放量已超800万次,评论区大量用户咨询"如何避免被税"。深圳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已查处12起利用新媒体进行免税品非法营销的案件,但平台监管仍存在发现难、取证难等问题。

速看!免税烟代购网app“方便快捷”

法律界人士提醒消费者,真正的免税购物必须符合《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上海海关学院教授吴明建议,跨境电商平台应在显著位置公示海关政策,"不能把'方便快捷'建立在违法违规的基础上"。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发现多个代购App已关闭新用户注册功能,但原有订单仍在处理中。这场由"方便快捷"引发的消费迷局,正在考验着跨境消费市场的监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