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免税正品细支香烟厂家“纸上谈兵”
最新!免税正品细支香烟厂家“纸上谈兵”
近日,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揭开了免税细支香烟市场的隐秘角落。河南某生物科技公司打着"免税正品厂家直销"旗号,在短视频平台推广所谓"出口转内销"细支香烟,却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实其既无烟草专卖资质,也未取得跨境保税仓备案,所谓"免税正品"实为彻头彻尾的"纸上谈兵"。这场始于直播间优惠券的消费骗局,暴露出新型烟草制品流通领域的监管盲区。
4月15日,郑州航空港区市场监管分局执法人员突击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仓库内堆积着13万支标称"免税专供"的细支香烟,外包装印有"仅供出口"英文字样,但防伪标识与海关备案系统数据完全不符。更令人震惊的是,现场查获的销售台账显示,近三个月已通过直播渠道售出42万支,销售额达380万元。这些标价68元/盒的"免税正品",经烟草质量检测中心鉴定,焦油含量超标2.3倍,过滤嘴材质未达食品级标准。
"完全是‘纸上谈兵’的骗局。"郑州市民陈先生(化名)向记者展示其3月28日的购物记录,他花费816元购买的12盒"免税细支香烟",到货后发现烟盒上的二维码扫描跳转到虚构的境外验证页面。当消费者要求出示《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条码信息》时,客服却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提供。"他们所谓的厂家资质文件,后来被证实是PS合成的。"陈先生苦笑道。
从技术层面剖析,这类"纸上谈兵"式营销暗藏双重欺诈。业内人士透露,涉事企业使用的"免税正品"激光防伪标签,实为每张0.03元的通用耗材,与正规进口烟草的CIQ防伪标识存在本质区别。其直播间展示的"海关监管仓"视频,经技术鉴定系盗用某跨境电商企业的仓储素材。这种虚实交织的造假手法,让普通消费者防不胜防。
法律专家指出,此类案件暴露新型违法形态:涉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法》与《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衔接空隙,将烟草制品伪装成"跨境美妆样品"进行销售。其所谓的"厂家直销"模式,既规避了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又绕过了跨境电商平台的合规审查。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订单采用"化整为零"方式拆分包裹,单个快递金额控制在海关免税额度内,形成系统性逃税链条。
在执法部门重拳出击的同时,行业自律机制亟待完善。中国烟草学会4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假冒"免税细支香烟"投诉量同比激增217%,其中72%的案例涉及直播带货渠道。某跨境电商平台风控负责人透露,涉烟类目商家普遍采用"厂家资质P图+第三方云仓代发"模式,这给平台审核带来极大挑战,"很多所谓厂家授权书,追查发现签约方竟是空壳公司"。
面对乱象,监管利剑正在出鞘。国家烟草专卖局4月20日启动"云剑2024"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非法经营烟草行为。海关总署同期升级跨境邮包智能审图系统,对细支香烟等高风险商品实施CT影像三维建模比对。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让那些擅长"纸上谈兵"的违法者再难遁形。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提醒,正规免税烟草制品必须随附《进口货物报关单》和《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且外包装需有中文警示标识。对于直播间宣称的"厂家直销""海关扣押品"等话术,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烟草专案组律师建议立即向12313烟草市场监管热线举报。"当‘纸上谈兵’的营销话术遭遇法治阳光,那些游走灰色地带的‘免税神话’终将破灭。"该律师如是说。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