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哪里有正品烟卖“有恃无恐”

近日,一起涉及"正品烟"流通的监管风暴引发全民关注。7月28日凌晨,浙江省烟草专卖局在杭甬高速查获载有542箱卷烟的半挂车,经鉴定其中83%为高仿假冒卷烟,外包装竟印有某电商平台"正品溯源二维码"。这起事件揭开部分商家打着"正品烟"旗号有恃无恐销售违规烟草的黑灰产业链,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电子投诉平台受理的"烟草真伪争议"较去年同期激增217%。

8月1日,记者暗访被消费者多次投诉的"免税烟代购"直播间。主播"老烟枪"面对"是否保真"的提问,指着背景墙悬挂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复印件回应:"咱们仓库直连保税区,这些证件就是正品保障。"然而经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分局核实,该许可证编号对应的企业三年前已注销。这种有恃无恐的造假行径,在绍兴市柯桥区某物流园得到印证——执法人员查获的23万支"出口回流"卷烟中,防伪标识与海关备案信息匹配率不足5%。

事件持续发酵之际,一位匿名业内人士向本报提供关键证据:某跨境平台商家与福建云霄代工厂的聊天记录显示,每条成本28元的仿制卷烟,套用境外烟标后竟以498元价格出售。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商家通过技术手段伪造"中国烟草溯源系统"验证页面,消费者扫描假烟包装二维码时,会跳转至高度仿真的官方验证网站。这种有恃无恐的科技造假,导致普通消费者即便产生怀疑,也难以获取有效维权证据。

8月5日,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最新检测报告:在近期抽检的186批次网购卷烟中,焦油量超标样品占比达39%,某款热销电子烟烟弹的尼古丁含量甚至超出标识值342%。该中心工程师王立军指出:"这些违规产品不仅涉及商业欺诈,更会直接危害消费者健康,商家明知违法仍肆无忌惮,可谓有恃无恐。"

热议!哪里有正品烟卖“有恃无恐”

随着调查深入,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在广西东兴口岸,报关员李某向暗访记者透露:"所谓免税正品烟,实则是将仿制烟支运至越南,再通过边民互市渠道'洗白'入境。"这种"出口转内销"的把戏,使得假冒卷烟具备完整通关单证,足以蒙骗电商平台审核系统。昆明海关缉私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截获的此类"回流烟"同比增长183%,涉及案值超7.2亿元。

消费者的维权困境加剧事件热度。郑州烟民张先生展示的消费记录显示,其在某社交平台购买的18条"正品烟",经三次不同机构检测均被判定为假货,但平台以"检测报告未加盖国家烟草局公章"为由拒绝理赔。这种有恃无恐的扯皮战术,在杭州互联网法院8月7日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得到印证——某商家利用《电子商务法》举证责任条款,成功规避97%的消费者索赔诉求。

事件迎来重大转折发生在8月9日,公安部与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开展"利剑2023"专项行动,在广东、福建等地同步收网,查封假冒卷烟生产线11条,查扣激光打码机等专业设备47台。值得关注的是,犯罪团伙使用的云服务器中存有230万条消费者数据,其开发的"智能话术系统"能根据买家质疑自动生成"正品承诺书"。这种将大数据技术用于售假的行为,暴露出违法商家有恃无恐的技术底气。

热议!哪里有正品烟卖“有恃无恐”

行业震荡仍在持续,8月11日京东、拼多多等主流平台下架"烟草"相关关键词商品1.7万件。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发布的网络购烟调查报告显示,68%受访者遭遇过真假混卖情况,但仅有3%维权成功。法学专家田文轩指出:"现行《烟草专卖法》对新型网络售假行为规制存在盲区,违法成本与暴利之间的巨大落差,正是商家有恃无恐的根本原因。"

截至本报道时,国务院法制办正在就《电子烟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拟将违法售烟行为纳入征信系统。但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暗访记者仍能轻易购得可修改烟具溯源信息的编程器。这场关乎公共健康与市场秩序的正品保卫战,距离真正终结商家有恃无恐的乱象,显然还有漫长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