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关注!哪里买的烟一定是真烟“信誓旦旦”

近日,一则"哪里买的烟一定是真烟"的灵魂拷问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某短视频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3天内突破2.7亿次。这场信任危机源于8月10日浙江省查获的跨省制售假烟案,现场缴获的"信誓旦旦保真"的中华、黄鹤楼等品牌香烟中,72%的防伪标识经鉴定系高仿技术印制,涉案金额达4300万元。

在杭州拱墅区经营便利店的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其通过"熟人渠道"以低于市场价15%的价格购入20条某品牌香烟,包装盒上的"专卖验真"二维码竟能跳转至伪造的验证页面。"对方当初信誓旦旦承诺假一赔十,现在连人都联系不上。"经杭州市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鉴定,这批香烟的烟丝掺入30%的替代品,焦油含量超出国标2.3倍。

这场真伪之辩已惊动监管部门。国家烟草专卖局8月15日发布的《上半年卷烟市场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流通环节查获的假冒卷烟同比上升17%,其中仿真度达A级(肉眼难辨)的占比首次突破35%。更令人担忧的是,某电商平台抽检的50家宣称"保真"的烟草店铺中,38家存在虚实混卖情况,部分店铺将正品空盒与假烟搭配销售。

"犯罪团伙现在采用区域代理制,每个环节都设置防火墙。"参与案件侦办的李警官透露,最新查获的假烟包装印刷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部分批次甚至盗用已注销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编号。在广东汕头查处的窝点中,技术人员发现犯罪团伙使用工业CT扫描仪逆向破解防伪芯片,仿制品的电子身份证能在专卖系统显示为"已验证"。

限时关注!哪里买的烟一定是真烟“信誓旦旦”

面对愈演愈烈的保真困局,消费者该如何破局?记者实测发现,通过"中国烟草溯源"微信小程序扫描电子监管码,可查验到卷烟的分拣日期、物流轨迹等23项信息。但北京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提醒,目前仅有56%的零售终端接入了国家局统一追溯系统,部分乡镇网点仍在使用旧式激光防伪标识。

在这场信任危机中,技术创新正在重塑监管格局。上海烟草集团最新启用的显微光谱检测仪,能在45秒内识别烟丝中特有的植物碱晶体结构,该技术已协助海关查获5批高度仿真的走私烟。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在烟草溯源领域取得突破,浙江中烟试点应用的"浙烟链"系统,实现从烟叶种植到零售终端的全流程数据上链。

法律界人士对此保持审慎态度。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刘教授指出:"现行《烟草专卖法》对新型制假手段的处罚标准亟待细化,当前查获的仿制防伪芯片案件,在法律适用上仍存在争议。"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监管总局将于9月1日启动"秋风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利用网络直播带货销售假烟行为。

普通消费者如何在这场"信誓旦旦"的保真迷局中守护自身权益?记者走访发现,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商超的烟草专柜均设有"一烟一码"验证设备,而街边报刊亭等传统渠道的验真设备覆盖率不足12%。业内人士建议,购买整条香烟时应要求商家现场登录"全国烟草专卖监管平台"验证,并保留完整购买凭证。

限时关注!哪里买的烟一定是真烟“信誓旦旦”

截至本报道时,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公布数据显示,8月以来已下架涉嫌虚假宣传的烟草商品1.2万件,封禁店铺327家。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往日公开叫卖的高仿烟弹已转入地下交易,部分商家开始提供"先验货后付款"服务。这场关乎万亿市场的保真攻坚战,仍在考验着技术迭代与制度创新的协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