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热搜!低价香烟销售“互通有无”

近日,"低价香烟销售‘互通有无’"词条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榜首,阅读量3小时内突破1.2亿次。这场由消费者投诉引发的全网关注,揭开了隐蔽在网络空间的非法售烟产业链。记者追踪发现,所谓"互通有无"实为违法分子构建的跨地域走私网络,其运作模式已形成"线上接单、分散仓储、即时配送"的完整链条。

"看到热搜才知道自己可能涉险。"在深圳从事物流工作的张强(化名)向记者展示其交易记录。6月15日,他通过某短视频平台"烟友互助"话题添加商家微信,以每条低出市价80元的价格购入某品牌香烟。收货时发现条盒印刷模糊、防伪标识缺失,经烟草专卖部门鉴定为假冒产品。这个宣称"全国互通有无"的销售网络,发货地竟显示为三省五市的不同仓库。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2024年1-6月全国查获微信涉烟案件同比上升37%,涉案金额达5.8亿元。在江苏查处的"5·21"特大案件中,犯罪团伙利用"互通有无"话术发展三级代理,通过虚拟定位技术规避地域监管,涉案23个省份的电子交易记录达12万条。"这些所谓‘互助销售’实质是构建违法流通网络。"江苏省烟草专卖稽查总队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查获的4.6万条卷烟中,走私烟与假冒烟占比高达89%。

值得关注的是,违法销售正呈现技术化升级趋势。记者实测发现,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输入"华子互助"暗语,系统自动跳转至伪装成茶叶店的香烟销售页面。北京市网络法治研究会专家指出,这种"词库规避+智能跳转"的技术手段,使得"互通有无"式违法交易更难被常规监测捕获。更令人警惕的是,部分商家要求消费者上传身份证信息办理"会员认证",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全网热搜!低价香烟销售“互通有无”

"低价香烟的暴利空间从何而来?"中国税务学会发布的《2023年烟草税收研究报告》揭开了冰山一角。按现行税率计算,每条市场价300元的卷烟包含162元消费税,而走私团伙通过伪造完税证明,可使单条走私烟获取110-150元非法利润。这些在社交平台标榜"省去中间商差价"的"互助销售",实质是侵蚀国家税基的违法犯罪行为。

全网热搜!低价香烟销售“互通有无”

监管部门的雷霆行动已在路上。6月18日,公安部部署开展"净烟2024"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售烟黑产链"。在广东中山,警方日前捣毁的犯罪窝点内,查获可同时操控200个微信账号的智能群控设备,以及3.5万条伪造的卷烟物流信息。腾讯安全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二季度已拦截"香烟互助""特供交流"等变体关键词搜索1.2亿次,封禁违规账号8.7万个。

在这场全网关注的"低价香烟"风波中,法律红线愈发清晰。上海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委员会主任强调,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即便交易双方自愿"互通有无",未取得许可证销售烟草制品即属违法,涉案金额超5万元将面临刑事责任。而消费者购买违法卷烟,不仅权益无法保障,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随着"净烟2024"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浙江、福建等地已出现违法商家批量注销账号的现象。但业内人士提醒,该产业已形成"热搜降温-暂时蛰伏-更换马甲"的应对模式。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上,记者查询到6月20日更新的《电子烟产品追溯管理细则》,要求2024年10月起所有流通环节均需扫码验真,这或许将为根治"互通有无"乱象提供技术支撑。

当热搜词条逐渐褪去热度,这场全网围观的"低价香烟"事件留下的警示愈发深刻。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互助销售",终究要在法治阳光下现出违法本质。正如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开表态所言:"任何破坏烟草专卖制度的‘互通有无’,都是对公众健康与国家利益的双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