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关于韩国品牌Esse香烟惊现越南产高仿假货的消息引发社会震动。2025年4月3日,广东消费者李女士(化名)在深圳某跨境电商体验店购入两条标注"越南代工"的Esse超细薄荷烟,拆封后却遭遇"以假乱真"的陷阱——看似正规的包装盒内,竟藏着焦油超标三倍的劣质烟丝。

今日快讯!Esse越南假烟“以假乱真”

"扫码验证显示是正品,但吸食后喉咙刺痛得厉害。"从事质检工作的李女士向记者展示检测报告,该批次香烟过滤嘴的醋酸纤维含量仅有32%,与Esse官网公示的68%相差悬殊。更令人不安的是,烟丝混合物中检出未申报的桉树皮成分,这种物质燃烧产生的甲醛浓度超标2.7倍,这正是"以假乱真"假烟危害健康的直接证据。

这场"以假乱真"的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源自四川达州警方2024年11月破获的跨国走私案。当时查获的2250条假Esse香烟,经鉴定全部产自越南北部某地下作坊。犯罪团伙利用越南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通过代工厂尾料混合廉价原料,仿制出肉眼难辨的"高仿烟"。这些"以假乱真"的产品,借助跨境电商的"灰色通道"进入国内市场,仅2024年就有超过4.8万单假烟通过快递流向全国。

记者暗访发现,某些社交平台上仍充斥着"越南直邮Esse"的广告。在某短视频平台,标注"保税仓直发"的直播间里,主播手持印有"以假乱真"防伪标识的烟盒,宣称"支持专柜验货"。但当记者要求出示海关报关单时,对方立即关闭了连麦功能。这种"以假乱真"的销售话术,正是假烟产业链的典型特征——中国烟草学会研究员张立军分析称:"犯罪团伙专门研究正品防伪技术,部分高仿烟甚至能通过企业初级验证系统。"

这种"以假乱真"的乱象背后,是跨境监管的致命漏洞。越南某代工厂前员工透露(化名),部分当地工厂白天生产合规产品,夜间则用廉价原料制造"副线产品"。这些"以假乱真"的烟支,通过边民互市渠道化整为零进入中国,再经国内分装中心重新包装,最终流入市场时已难辨真伪。

面对愈演愈烈的"以假乱真"危机,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25年4月5日启动"雷霆2025"专项行动。首批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某犯罪团伙利用越南代工厂的质检尾料,混合工业用香精,生产出与正品相似度达92%的假Esse香烟。这些"以假乱真"的产品通过伪造海关证明文件,已渗透至12个省份的自动售货机渠道。

今日快讯!Esse越南假烟“以假乱真”

法律专家提醒消费者,根据《电子商务法》第85条规定,购买到"以假乱真"的跨境商品,可要求平台提供经营者真实信息进行维权。但现实困境在于,多数售假网店使用虚拟营业执照,追责难度极大。正如深圳市计量院烟草检测中心主任王伟所言:"当造假技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普通消费者根本无力辨别。"

截至本报道时,Esse中国运营方仍未就越南代工渠道问题作出正面回应。但在广州白云机场保税区,海关人员正在对一批标注"越南产Esse"的入境货物进行开箱彻查。X光扫描图像显示,部分烟盒内部存在夹层结构,这种"以假乱真"的藏匿手法,或许正是破解这场跨国假烟迷局的关键线索。这场关乎消费者健康与市场秩序的攻坚战,注定将在真与假的博弈中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