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哪里有越南烟卖“有恃无恐”
近日,广西防城港市烟草专卖局联合海关总署缉私局,在北部湾海域截获一艘伪装成渔船的走私船,现场查获越南产“黑金”“红龙”等品牌香烟12.8万条,涉案金额超1800万元。这场代号“惊蛰”的专项行动,将“哪里有越南烟卖”的黑色产业链再次推向舆论焦点。更令人震惊的是,该走私团伙竟利用改装无人机群,在执法人员眼皮底下实施海空联运,其作案手法之嚣张,堪称“有恃无恐”。
在防城港企沙码头,记者见到被查扣的走私船“桂北渔3688”。船体表面布满锈迹的渔网下,暗藏着可快速拆卸的防水货舱,船舱内霉变的烟叶与新鲜货品混杂堆放,刺鼻的腐臭味令人作呕。执法人员撕开印有“冷冻海产”字样的包装箱,成条的越南香烟赫然在目,部分烟盒上的防伪标识竟是手工粘贴的仿制品。“这些走私烟运输途中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黄曲霉毒素超标23倍,抽这种烟等于慢性自杀。”防城港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振华手持检测报告,语气凝重。
暴利诱惑下,走私分子的确有恃无恐。记者获取的加密账本显示,该团伙以每条35元的价格从越南收购香烟,转手即以120-180元的价格分销至内地。更触目惊心的是,其开发的智能调度系统能实时规避缉私艇巡逻路线,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间成功走私37船次。当被问及“哪里有越南烟卖能避开监管”时,落网的船长老覃冷笑:“边境线这么长,你们查得过来吗?”
这种猖獗态势已形成完整生态链。在南宁某地下仓库,记者目睹工人正将走私烟拆解重组,混入正规卷烟包装。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团伙通过篡改激光喷码,将越南产香烟伪装成“出口回流”产品,借助直播电商平台以“免税特供”名义销售。化名“阿强”的仓库管理员坦言:“我们接的单子都是‘熟客’,凌晨三点发货,物流信息永远显示‘跨境清关中’。”
消费者的血泪教训正在累积。北海市民李女士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交易记录——她通过微信渠道购买的“越南代工香烟”,到货后却发现是地下作坊用工业香精勾兑的劣质品。“抽了三天就咳血,医院诊断是急性支气管炎。”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接诊的烟草相关疾病患者中,32%曾长期吸食走私烟。
科技反制与灰色创新正在赛跑。防城港海关最新启用的“慧眼2025”系统,通过卫星遥感与AI图像识别,已成功预警14次走私行动。但在3月28日的抓捕现场,执法人员发现该团伙给无人机加装石墨烯涂层,可有效规避雷达探测。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走私烟叶检出铯-137放射性物质,追溯发现竟种植在越南某废弃核设施周边区域。
跨国协作揭开惊人黑幕。4月2日越南海关通报,在谅山口岸截获22吨拟走私至中国的烟叶,检测显示重金属含量超标41倍。跨境调查发现,这些“毒烟叶”竟通过中越边民互市渠道,伪装成“农副产品”报关入境。防城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科长黄斌指着查获的报关单苦笑:“他们连熏蒸证书都能伪造,要不是抽检发现异常,差点就蒙混过关。”
行业监管的神经正在紧绷。4月3日起,广西实施新版《边境烟草管理条例》,要求所有烟草零售户安装“金叶卫士”终端,消费者扫码即可验证卷烟溯源信息。在东兴市某口岸商店,记者见到新上岗的AI巡检机器人,其配备的分子光谱仪可在3秒内识别走私烟。正在购烟的越南客商阮文雄竖起大拇指:“这个机器比老稽查员还厉害,我们正经生意人举双手支持。”
当记者结束走访时,防城港涉案码头正在举行走私物品销毁仪式。压路机的钢铁滚轮碾过成箱的“黑金”香烟,碎裂的烟支在春日阳光下升腾起淡蓝色烟雾,恰似这个灰色产业最后的叹息。这场关于“哪里有越南烟卖”的较量仍在继续,但至少在这个清明时节,法治的重拳又一次掐灭了威胁公众健康的阴燃火点。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