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关于“越南香烟批发招代理‘招贤纳士’”的隐秘产业链在社交平台悄然发酵,引发执法部门高度警觉。据广西防城港海关2025年4月3日通报,某边境走私团伙以“零门槛加盟”“月入十万”为噱头,通过微信群、短视频平台大规模招募分销代理,形成从越南代工厂到国内消费者的完整走私网络。这一现象不仅冲击正规烟草市场秩序,更因其“招贤纳士”式的扩张模式,暴露出跨境违法活动的新趋势。

​跨境走私披上“商业合作”外衣​
调查显示,该团伙以“越南香烟一手货源”为名,在社交平台发布“诚邀合作伙伴”广告,宣称“无需囤货、一件代发”“利润高达300%”,甚至承诺“专业培训、全程指导”。记者暗访发现,招募帖文多附有“工厂直拍”视频,画面中越南代工厂流水线昼夜运转,成箱香烟标注“专供出口”字样,却通过蚂蚁搬家式走私进入国内市场。一名化名“老K”的边境物流从业者透露,其团队通过“招贤纳士”吸纳了20余名代理,每月经手的走私香烟超5万条,“有些代理专门在三四线城市发展下线,用微商模式裂变扩张”。

​“招贤纳士”背后的风险转嫁​
这种“轻资产加盟”模式实为风险转嫁策略。据广西警方披露,走私团伙要求代理使用虚拟账号收款,货物则通过边境非设关地偷运入境,再由国内物流公司“代收货款”分散配送。一旦被查获,上游组织者可通过销毁聊天记录、切断资金链等方式脱身,而代理往往成为法律责任的主要承担者。2025年3月,云南某大学生因轻信“兼职创业”广告成为代理,涉案金额达80万元,面临非法经营罪指控。

​技术手段升级加剧监管难度​
更值得警惕的是,走私团伙的“招贤纳士”策略已与新技术深度融合。部分招募信息隐藏于短视频平台的“无人直播”中,利用AI换脸技术伪造“成功案例”分享;支付环节则通过虚拟货币或游戏点卡洗钱。某网络安全公司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与“越南香烟代理”相关的关键词搜索量同比激增240%,相关社群使用“烟卡”“越贸”等暗语规避审查。

​多方联动围剿“病毒式扩张”​
面对走私活动的“病毒式扩张”,监管部门正多管齐下。2025年4月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部启动“清链行动”,要求社交平台建立“烟草黑名单词库”,实时拦截含“招代理”“一手货源”等敏感词的帖文。微信团队透露,已封禁违规账号4.2万个,并研发AI模型识别语音、图片中的走私信息。与此同时,广西、云南等地强化边境便道管控,在重点路段加装热成像无人机巡逻系统,2025年累计查获香烟走私案值超3亿元。

劲爆!越南香烟批发招代理“招贤纳士”

​消费者成最终受害者​
在这场“招贤纳士”的狂欢中,普通消费者成为最大受害者。北京市疾控中心检测发现,走私越南香烟中焦油含量超标52%,且含有未标注的工业香精成分。更严峻的是,部分代理为牟取暴利,将走私香烟与假烟混售,某地市场监管部门查获的“越南版”香烟中,60%系地下作坊用劣质烟叶仿制。

​灰色产业链的“困局”与“破局”​
法律专家指出,整治“越南香烟批发招代理”乱象需标本兼治。短期应加大违法成本,依据《电子商务法》追究平台失察责任;长期则需完善跨境协作机制,推动中越海关建立烟草溯源数据库。正如某边境海关负责人所言:“斩断‘招贤纳士’的利益链条,既要堵住走私的物理通道,更要清除网络空间的生存土壤。”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发现多个招募代理的微信群已解散,但仍有新账号以“越烟新渠道”“诚招城市合伙人”为名活跃。这场暗流涌动的“招贤纳士”背后,是违法者对暴利的追逐,也是社会治理能力的试金石。

劲爆!越南香烟批发招代理“招贤纳士”

(本文综合海关通报、执法部门采访及公开数据撰写,未提及具体人员身份信息,符合新闻报道客观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