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名为"绘声绘色"的外烟主题微信公众号引发全网热议。该账号凭借独特的运营模式,在2024年《互联网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实施后的严监管环境下异军突起,单周新增关注量突破23万人次。记者调查发现,其内容创作手法与合规边界的把控,正在行业内外引发激烈讨论。

全网关注!外烟公众号“绘声绘色”

在杭州从事跨境电商的李先生(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7月15日,他在"绘声绘色"公众号看到一篇解析日免版七星香烟包装演变的推文,文中通过3D建模技术重现了1983年至今的17款经典烟盒设计。"那些旋转展示的烟标细节,连烫金工艺的氧化痕迹都绘声绘色",正是这篇阅读量破百万的推文,引导他在公众号关联的海南离岛免税商城完成了首单消费。但三日后收到的包裹里,附带的"香烟文化手册"却因印刷质量问题引发争议。

全网关注!外烟公众号“绘声绘色”

这场风波将"绘声绘色"推上风口浪尖。记者实测发现,该公众号采用"内容电商"新模式:用户观看完介绍古巴雪茄制作工艺的8K超清纪录片后,点击画面中出现的哈瓦那老城街景,可直接跳转至持证跨境购平台。这种"绘声绘色"的沉浸式体验,使其用户日均停留时长达到12分钟,远超行业均值。然而,上海市网信办在7月20日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指出某账号存在"利用文化内容变相导流"嫌疑,虽未直接点名,但行业普遍认为暗指该公众号。

"我们严格遵循'内容与销售物理隔离'原则。""绘声绘色"运营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展示后台数据:每篇推文植入的购物链接均带有"广告"标识,且跳转需经过两次确认页面。但法律专家指出,这种设计是否构成《广告法》中定义的"隐性推销",仍需监管部门进一步界定。值得关注的是,该公众号关联的区块链溯源系统,能让消费者查阅到推文中出现的每支雪茄的海关申报记录,这种透明化操作赢得部分消费者认可。

在内容创作层面,"绘声绘色"团队确有独到之处。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制作清单显示,其爆款视频《一支香烟的环球之旅》耗时四个月拍摄,动用微型摄影机记录烟叶从巴西种植园到德国卷制工厂的全流程。片中瑞士海关查验环节,X光机上缓缓移动的香烟条盒被渲染出艺术美感,这种"绘声绘色"的表现手法,既规避了直接展示吸烟画面,又形成独特的内容记忆点。

行业监管的灰色地带引发多方热议。某省级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透露,新型内容营销给监管带来挑战:"我们正在测试AI视频解析系统,可自动识别0.1秒内的品牌logo闪现"。而北京某高校传播学教授则认为:"当内容创作达到'绘声绘色'的艺术高度,是否构成诱导消费需要新的判定标准"。

用户端的体验分化更为明显。广州消费者陈女士向记者展示她在公众号购买的电子烟配套礼盒,内含的《世界烟具设计史》图册令她爱不释手:"那些维多利亚时期烟斗的珐琅纹路解析,确实绘声绘色"。但深圳消费者王先生投诉称,其收到的《香烟与文学》主题包裹中,附赠的菲茨杰拉德小说集存在缺页情况。这些争议反映出新型营销模式下的品控难题。

在天津港保税区,记者见到"绘声色"合作的物流企业正在测试"视听融合"包装技术。拆开印有动态二维码的快递箱,手机扫描即刻播放该商品对应的制作纪录片片段。这种将内容电商延伸至物流环节的创新,被业内人士评价为"把绘声绘色进行到底"。但质疑声随之而来:当拆包裹变成多媒体体验,是否在制造新的消费成瘾机制?

截至本报道时,"绘声绘色"公众号最新推文《雪茄客的听觉盛宴》再度引发传播热潮。文中嵌入的ASMR音频,收录了哈瓦那卷烟师切割烟叶的细微声响,配合文字描述的"刀锋划过茄衣的丝绸质感",形成强烈的通感体验。这种突破性的内容创作,正在改写烟草类新媒体运营的规则手册。正如某广告行业观察者所言:"当'绘声绘色'成为流量密码,如何在商业创新与社会责任间找到平衡,将成为整个行业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