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凭祥边境贸易监管中心查获的跨境制假产业链震动业界。7月28日,海关缉私部门在标注"塑料颗粒"的跨境货车内,起获整箱印有"源头厂家直供"字样的假冒万宝路卷烟,外包装标注"欧盟GMP认证工厂出品",这是今年以来破获的首个集生产、仓储、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外烟制假案件。

据海关总署7月29日通报,犯罪团伙在越南谅山省投资建设占地23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现场查获的德国产卷接机组每分钟可生产1.2万支卷烟。该厂对外宣传资料自称"实力雄厚,月产能达47万条",稽查人员在其财务系统发现,近半年通过168个虚拟账号收取的订货款已超1.2亿元。这种"境外设厂+边境渗透"的模式,使制假成本较传统方式降低62%。

"所谓‘实力雄厚’实为规模化制假。"烟草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工程师向本报透露,该厂采用"三层夹心"工艺仿制正品:外层使用回收烟盒,中间填充劣质烟丝,内层放置伪造的免税标识。在查获的样品中,部分卷烟焦油量高达19mg/支,超出国家标准3.8倍,过滤嘴使用建筑保温材料替代醋酸纤维。

围观!外烟源头厂家“实力雄厚”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暴露出跨境产业协作黑幕。越南海关提供的报关记录显示,犯罪团伙通过17家边贸公司,以"机械设备配件"名义分批进口制假原料。记者获取的生产视频显示,车间实行军事化管理,工人穿戴印有"源头厂家"字样的制服,流水线末端设有激光防伪码打印工位,每分钟可生成800个可扫码验证的假标识。

7月30日凌晨,联合执法组在广西东兴市摧毁3处转运仓库。现场查获的订货系统显示,客户需预存20万元保证金才可查看"实力厂家"的完整产品目录,大宗采购享受"吨级优惠"。在某个加密通讯群组,管理员发布的最新价目表显示,单次订购超5000条即可解锁"源头直采"权限,批发价低至正品市场价的27%。

消费者保护机构披露,今年查获的跨境假烟中,83%产自同类"实力厂家"。广东质检院检测报告显示,部分查扣卷烟含有黄曲霉毒素B1,其含量超食品安全标准14倍,燃烧后释放的亚硝胺类物质达到致癌阈值的9.3倍。更令人震惊的是,犯罪团伙通过暗网购买正品烟支,经拆解重组后混入假烟销售。

事件持续发酵引发行业震动。某国际烟草公司知识产权部负责人证实,其打假团队今年已鉴定出37种高仿包装,这些假烟使用微孔印刷技术复刻防伪图层,普通验钞机无法识别差异。犯罪分子还注册了与正品厂家高度近似的境外域名,在谷歌搜索中购买"实力烟厂"等关键词广告位。

截至7月31日下午,专案组已冻结涉案账户73个,查扣的服务器数据显示,该网络累计发展二级代理商478名。执法人员特别提醒,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超10万元即构成刑事犯罪。

围观!外烟源头厂家“实力雄厚”

随着调查深入,新型走私路线浮出水面。某物流公司GPS轨迹图显示,犯罪团伙使用改装冷藏车运输假烟,车厢温度恒定在14℃以模仿正规烟草仓储环境。在云南勐腊口岸查获的运输记录中,有23车次伪装成"新鲜榴莲"的货物实际装载着假冒卷烟,利用水果气味掩盖烟草特征。

法律界人士呼吁建立跨境打假联盟。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建议,应将"境外制假工厂"纳入扫黑除恶专项打击范围,同时建立东盟国家烟草溯源数据共享机制。这些提议已获得海关总署积极回应,相关合作备忘录预计在第三届中国-东盟海关论坛上签署。

本报将持续追踪案件进展。需要明确的是,凡未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却宣称"源头厂家"的均属非法主体,正规进口卷烟外包装必须带有中国烟草总公司监制标识。任何标榜"实力雄厚"的跨境制假网络,终将难逃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