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福建云霄中华烟烟草有限公司“应有尽有”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一场针对烟草制假产业链的突击执法行动,将涉事企业福建云霄中华烟烟草有限公司推上风口浪尖。国家烟草专卖局监测数据显示,该企业在近三年内涉嫌参与制售假冒注册商标卷烟案件17起,其宣称的“应有尽有”产品线背后,暗藏重大违法事实与公共健康隐患。截至9月20日,执法部门已查获涉案卷烟成品及半成品逾120万支,案值预估超2.3亿元。

在云霄县列屿镇某工业园区,记者目睹市场监管人员对查封的制假车间进行取证。现场查获的激光雕刻机可精确复刻中华、黄鹤楼等品牌防伪标识,全自动包装线每小时可封装2400条香烟。更令人震惊的是,原料仓库内堆放着标注“云南玉溪烟叶”的麻袋,经福建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抽检,实际为每公斤12元的劣质烟叶,霉菌含量超标11倍。漳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人证实,该企业通过“来料加工”模式,为不同客户定制特定品牌卷烟,实现制假产业链的“应有尽有”。

“他们在直播时展示的检测报告都是伪造的。”化名李先生的经销商向记者提供交易记录。今年6月,他通过某社交平台联系到自称云霄中华烟公司业务经理的人员,对方承诺“从低端到高端应有尽有”,并提供“海关完税证明”。实际收到的500条某品牌香烟中,有37%存在过滤嘴脱落问题,经专业机构检测,焦油含量高达16.8mg/支,超出国家标准52%。

必看!福建云霄中华烟烟草有限公司“应有尽有”

中国烟草总公司2023年打假白皮书显示,云霄县所在的闽南地区查获假烟数量占全国总量29%,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福建省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披露,涉事企业采用“模块化生产”逃避监管,将制假工序分散在6个乡镇的23个加工点,每个环节控制在刑事立案标准之下。这种“化整为零”的操作模式,使得该企业近五年累计非法获利预估超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该企业将“应有尽有”概念延伸至配套服务领域。记者暗访发现,其提供的“防伪升级套餐”包含仿制电子追溯码、克隆专卖店POS机验证系统等违法项目。技术人员在加密聊天群传授“动态防伪”技术,声称能使假烟通过官方验证APP的七重检测。更触目惊心的是,部分定制客户可获赠“税务筹划服务”,即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洗白赃款。

必看!福建云霄中华烟烟草有限公司“应有尽有”

烟草行业分析师张立伟指出,所谓“应有尽有”实质是制假售假的全链条犯罪。正规卷烟生产成本中,烟叶采购占比约45%,而云霄企业的原料成本仅占7%,节省的资金被用于购买高端造假设备。检测数据显示,该企业生产的仿冒中华香烟,苯并芘含量是正品的3.2倍,长期吸食可能诱发肺癌风险提升68%。

在物流环节,该企业构建起隐蔽的运输网络。泉州某快递分拣中心负责人向记者展示近期截获的“特殊货物”——标注“汽车配件”的木箱内,分层码放着800条假冒香烟,夹层中放置干扰电子鼻检测的香料包。中通、圆通等企业证实,今年已协助执法部门在福建地区拦截涉该企业包裹1.7万件,查获香烟41万支。

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亮起新警示。福建省疾控中心调查显示,校园周边查获的走私烟中,19%印有云霄企业的特定批次代码。这些产品常伪装成“电子烟弹”销售,外包装印有动漫图案,尼古丁含量却高达59mg/ml。某中学教师提供的收缴物品中,竟发现印着“应有尽有”字样的伪劣香烟,其过滤嘴内嵌薄荷爆珠以吸引青少年。

必看!福建云霄中华烟烟草有限公司“应有尽有”

法律界人士强调,该企业行为已构成多重犯罪。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分析,根据《刑法》第213条及214条,其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主要责任人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现实困境在于,该企业通过57个空壳公司转移资金,给追缴违法所得带来极大难度。

面对猖獗的制假活动,福建省公安厅启动“闽剑2023”专项行动。9月18日的收网行动中,200余名警力分赴云霄、漳浦等地,查封制假窝点11处,缴获印刷模具230套,冻结涉案账户资金8900万元。省市场监管局同步建立“涉烟企业黑名单”,将17家关联企业纳入重点监控。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发出紧急提醒,揭穿“应有尽有”背后的四大骗局:虚构厂家资质、伪造检验报告、滥用专业术语、设置退款障碍。漳州市消委会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有受害者花费25万元加盟该企业代理,收到的“培训资料”竟是网络下载的盗版视频。医学专家更警告,近期接诊的慢阻肺患者中,41%曾长期吸食来源不明的“特供烟”。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烟草专卖局更新全国制假重点地区名单,云霄县连续第七年位列榜首。新型区块链溯源系统已在福建试点运行,通过给每包香烟赋予“数字身份证”,实现生产、流通环节的全链条监控。这场由云霄中华烟公司“应有尽有”承诺引发的打假风暴,或将重塑烟草行业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