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某品牌香烟厂家直销"的广告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宣称"首屈一指"的烟草销售渠道背后,竟暗藏新型消费陷阱。这场打着"厂家直供"旗号的营销活动,让不少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

"原价680元/条的香烟,直营价只要398元!"湖北武汉消费者王磊(化名)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推广页面。5月18日,他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标注"首屈一指"品质保证的烟草广告,通过客服提供的链接支付全款后,收到的却是包装粗糙的疑似假烟。当地烟草专卖局鉴定结果显示,该批香烟防伪标识与正规编码不符。

必读!香烟厂家直销一手“首屈一指”

这并非个案。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2024年1-4月全国查处非法经营卷烟案件2.3万起,同比上升17%,其中四成案件涉及"厂家直销"类话术。业内人士表示,个别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一手货源"的信任心理,通过伪造授权文书、搭建仿冒官网等手段实施诈骗,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必读!香烟厂家直销一手“首屈一指”

"所谓厂家直销根本是偷换概念。"某省级烟草公司质检部主任张明远指出,我国实行烟草专卖制度,所有卷烟必须通过具有专卖许可证的实体店流通。记者在云南昆明某卷烟厂实地探访时,生产线负责人明确表示:"正规企业绝不会绕过专卖体系直接向个人销售,那些声称能拿到'首屈一指'低价渠道的,多半是挂羊头卖狗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诈骗团伙开始采用"精准话术"规避监管。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某"直销客服"时,对方强调:"我们是通过内部员工福利渠道发货,保证每包烟都有独立溯源码。"但经市场监管部门核实,其提供的查询系统实为私自搭建的仿冒平台。这种新型造假手段,连从业二十年的烟草鉴别师都感叹防不胜防。

面对乱象,消费者该如何辨别真伪?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建议,可通过三个特征识别正规渠道:查看经营者是否悬挂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核对卷烟包装32位防伪码,以及确认支付账户是否与经营实体对应。"特别是标榜'首屈一指'价格优势的,更要提高警惕。"该工作人员特别提醒。

法律界人士则关注到维权难点。上海律协消费者权益专委会委员李雯透露,近期接手的12起类似案件中,有9起因卖方使用虚拟账号、境外服务器等手段,导致消费者难以追溯责任主体。"这些团伙深谙'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套路,往往收款后立即注销账号,给案件侦破带来极大困难。"

在这场"厂家直销"迷局中,受损的不仅是消费者。湖南某烟草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假冒卷烟每包成本不足3元,却以正品七折价格出售,不仅冲击正规市场,更导致国家每年损失税收超百亿元。更令人担忧的是,某检测机构在查获的假烟中检出过量焦油和重金属,长期吸食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首屈一指不应成为违法经营的遮羞布。"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王立群强调,消费者切勿轻信特殊渠道宣传,购烟务必选择持证商户。随着6月1日新修订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监管部门已部署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线上非法烟草交易。这场关乎万亿市场的整顿风暴,或将重塑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