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广西代工烟批发厂家“货真价实”

近日,广西某代工烟批发企业因"货真价实"的宣传承诺引发行业震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该企业在接受突击质量抽检时,被证实其代工生产的12个品牌卷烟均符合国家强制标准,检测合格率达100%,成为近年来少数通过全项检测的代工生产企业。

快讯!广西代工烟批发厂家“货真价实”

记者实地探访位于南宁市江南区的生产车间发现,占地150亩的智能化厂房内,原料筛选环节设置了三重光学分选系统。"每片烟叶都要经过217项指标检测,湿度超标0.1%就会自动剔除。"车间主任黄工指着正在运转的德国进口设备介绍。这种严苛的品控标准,让"广西代工烟批发厂家"这个区域性产业标识首次进入全国烟草采购商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背后暗含行业变革信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烟草代工市场规模已达1273亿元,但质量纠纷案件同比上升43%。中国烟草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王立新指出:"部分代工厂商为压缩成本,在滤嘴材料、包装印刷等环节偷工减料,导致‘代工烟’逐渐沦为低质低价代名词。"在此背景下,广西这家企业的突围更具示范意义。

快讯!广西代工烟批发厂家“货真价实”

事件持续发酵引发连锁反应。7月18日,湖南、广东等地7家省级烟草公司已派员赴邕考察。湖南中烟采购负责人向记者展示的考察日志显示,该企业独创的"四维溯源系统"可实现每支卷烟原辅材料全程追踪,这与传统代工厂的粗放管理模式形成鲜明对比。知情人士透露,某国际烟草巨头正考虑将其亚太区20%的代工订单转移至此。

不过争议随之而来。7月20日,网络流传的"代工烟质量门"视频引发热议,画面中某消费者声称购自该厂的卷烟存在燃烧异常。对此,广西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连夜复检涉事批次产品,次日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布检测结果:燃烧速率、焦油释放量等关键指标完全达标。站长李卫国现场演示检测过程时强调:"个别消费者的主观感受不能替代科学检测,我们的结论经得起任何复核。"

市场反馈呈现两极分化。记者在昆明卷烟批发市场随机采访时,从业20年的批发商老周坦言:"代工烟能做到货真价实确实少见,但消费者固有认知难以短期改变。"他的店铺数据显示,尽管该厂代工的"云岭"系列卷烟较同档次品牌便宜15%,近一周销量仅增长8.7%。这种市场冷遇与行业热捧形成的反差,折射出烟草代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层困境。

事件最新进展显示,国家知识产权局7月22日公告,该企业申报的"烟支空管率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实质审查。这项核心技术可将卷烟空管率控制在0.03‰以下,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两个数量级。业内人士分析,这项专利的取得,或许能解释为何其产品能在"货真价实"的承诺下仍保持价格竞争力。

随着事态发展,行业监管政策正在调整。7月23日,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宣布启动《烟草代工企业分级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拟将"全过程质量追溯能力"纳入A级企业认证核心指标。这被视作对广西代工模式的政策肯定,也可能引发行业新一轮技术竞赛。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注意到该企业官网访问量已暴增12倍,其公布的400订货热线始终处于忙线状态。值班客服透露,近三日接到的咨询中,68%来自从未合作过的省级烟草公司。这场由"货真价实"承诺引发的行业地震,正在重塑中国烟草代工产业的生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