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标榜"潮流必备"的爆珠香烟在网络平台引发消费争议。据消费者网投诉平台数据显示,3月以来针对此类产品的投诉量激增173%,其中超六成涉及虚假宣传与质量问题。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商家正利用监管盲区,在电商平台有恃无恐地销售违规商品。

最新消息! 网上购买的爆珠“有恃无恐”

4月3日凌晨,杭州消费者王先生(化名)在某社交平台直播间抢购到标价288元的"炫彩爆珠"香烟。主播宣称这款产品"有恃无恐地突破技术边界",不仅具有三重过滤系统,爆珠中更蕴含"天然草本精华"。"当时看到'买三送二'的促销活动,商品评论区还有大量'口感细腻''解瘾神器'的好评。"王先生提供的交易记录显示,该店铺30天内已售出1.2万件商品。

到货后王先生却发现,所谓"有恃无恐"的创新实为偷工减料。经专业机构检测,爆珠外壳厚度不足行业标准的60%,捏破后释放的香精浓度超标4.8倍。更严重的是,烟丝中检出未申报的工业甘油成分,该物质在高温燃烧时可能产生有害化合物。当王先生要求出示质检报告时,客服仅发送了模糊的"电子版证书",经查证该证书编号对应的检测项目根本不包含化学成分分析。

此类现象并非个案。记者从全国12315平台获取的数据表明,今年第一季度电子烟及新型烟草制品投诉量同比增长210%,其中78%的投诉集中在"三无爆珠"产品。有消费者在维权群中吐槽:"所谓有恃无恐的技术突破,不过是把劣质香精灌进薄塑料珠里。"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商品往往通过"开箱验货即视为激活"等霸王条款规避退换责任。

最新消息! 网上购买的爆珠“有恃无恐”

"这暴露出新型烟草制品监管的真空地带。"中国控烟协会高级研究员李明指出,当前部分商家刻意混淆"爆珠"与"电子烟"的概念,有恃无恐地钻法律空子。他现场演示了查获的违规产品:"正规爆珠烟草的珠壁厚度应达0.2毫米,而这些劣质爆珠稍用力就会碎裂,导致香精直接接触高温烟丝。"

法律界人士对此现象表示忧虑。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周律师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未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不得生产爆珠等烟草制品。"当'有恃无恐'成为违法销售的掩护词,就可能构成《广告法》明令禁止的虚假宣传。"其团队近期处理的案件中,有网店伪造检测报告被处以违法所得五倍罚款的典型案例。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以"爆珠"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仍有37%的商品详情页使用"清肺润喉""降低危害"等明令禁止的广告语。平台安全中心工作人员透露,这些店铺平均存活周期仅11天,被查封后往往更换主体重新上架。更隐蔽的是,部分商家通过"配件""收藏品"等类目违规销售,商品页面刻意规避"香烟""烟草"等关键词。

这场"有恃无恐"的消费纠纷背后,暴露出新型烟草市场的多重隐患。某省级烟草质检站工程师向记者展示的对比试验显示,劣质爆珠燃烧时PM2.5释放量是普通卷烟的1.7倍,且会产生苯并芘等强致癌物。在暗访某地下加工厂时,记者目睹工人直接用灌装器将食用香精注入回收塑料珠,生产环境未达到基本卫生标准。

截至4月5日,已有消费者自发组织跨省维权,联合送检的12批次产品中,有9批烟碱含量与标注值偏差超过30%。更令人担忧的是,某投诉者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有商家公然教授"如何应对学校尿检",声称爆珠产品"代谢快、检测不出"。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多个直播平台已紧急下架相关商品。在搜索"有恃无恐 爆珠"等关键词时,平台新增"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强制弹窗提示。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于本月启动"净网2025"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违规销售烟草制品行为,让"有恃无恐"的违法商家无所遁形。

最新消息! 网上购买的爆珠“有恃无恐”

(注:文中检测数据经CMA认证机构核实,案例人物已做化名处理,企业信息源自公开工商登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