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热议!如何网上购买烟“按图索骥”
全网热议!如何网上购买烟“按图索骥”
近日,一则"微信代购香烟被坑"的新闻引发全民关注。北京朝阳区居民王先生(化名)向记者反映,他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按图索骥即可购烟"的暗语广告后,通过微信支付2980元购买两条某品牌香烟,收到的却是用茶叶盒伪装的假冒产品。这个真实案例揭开了一条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产业链,更让"网上购烟是否可行"成为公众热议焦点。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社交平台存在用"茶叶""手办"等关键词伪装烟草交易的现象。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一则标注"云南古树茶"的商品详情页里,评论区频繁出现"红塔山有货吗""中华多少米"等暗语。这种"按图索骥"的交易模式,正在突破《烟草专卖法》第二十二条关于"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的明文规定。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张律师指出:"即便使用代称交易,只要涉及烟草制品网络销售就已涉嫌违法。"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烟草总公司2024年6月更新的《电子地图》显示,全国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实体店已达560万家。如此密集的线下销售网络,为何还有人冒险网上购烟?在深圳经营便利店十余年的李老板向记者透露:"部分消费者误以为网上能买到免税烟、限量版烟弹,或是想规避公共场所禁烟令,其实这些渠道九成以上都是假烟。"
技术手段的迭代让网络售烟更加隐蔽。记者实测发现,某些小众社交APP通过"阅后即焚"功能传输交易信息,聊天记录会在24小时后自动删除。网络安全专家陈明提醒:"这种‘按图索骥’的购烟方式,不仅面临财产损失风险,更可能因点击不明链接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今年3月,广州警方破获的"茶烟诈骗案"中,犯罪团伙正是通过伪造烟草专卖证件获取消费者信任,半年内涉案金额超300万元。
面对屡禁不止的网络售烟现象,国家烟草专卖局在7月1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市场监管的通知》,特别强调将建立"网络关键词动态监测库"。据了解,该系统已收录"代购""免税""闪送"等关联词137个,通过语义分析技术实时扫描全网信息。中国政法大学烟草监管研究中心赵教授表示:"执法部门正在形成‘以网治网’的监管思路,消费者切勿心存侥幸。"
在这场全网热议中,最值得警惕的是青少年群体接触烟草的风险。北京市疾控中心2024年调查数据显示,通过社交平台首次接触烟草制品的未成年人占比已达18.7%,较三年前上升9个百分点。某中学心理教师周敏讲述了一个典型案例:15岁学生小林被"网红同款烟弹"吸引,通过游戏群里的"按图索骥"教程购买电子烟,两个月后产生尼古丁依赖症状。
记者走访发现,正规烟草销售终端正在加强防伪措施。在上海虹桥火车站烟草专卖店,新款电子价签已增加二维码溯源功能。消费者扫描后不仅能验证真伪,还能查看该批次烟草的流通轨迹。这种"阳光化"的销售模式,与网络暗箱操作形成鲜明对比。烟草行业分析师王伟认为:"堵疏结合才是治本之策,当正规渠道的便利性和可靠性全面超越非法渠道时,‘按图索骥’购烟现象自然会消失。"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抖音、快手等平台在7月20日同步更新了审核规则,将"茶叶代购""手办交换"等20类关键词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值得深思的是,在深圳2023年判决的"网络售烟第一案"中,主犯刘某正是利用平台审核漏洞,通过拆分关键词方式发布售烟信息,短短三个月发展下线代理商42人。这些前车之鉴提醒我们,铲除网络售烟灰色产业链仍需多方合力。
当记者问及"遭遇网络售烟诈骗如何维权"时,市场监管总局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给出明确建议:"保存好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立即向平台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同时拨打12313烟草专卖品市场监管举报电话。"截至本报道时,文章开头提到的王先生已向公安机关提交全部证据材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这场关于"按图索骥"购烟的全民讨论,或许将成为推动烟草市场规范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