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递!非高仿烟批发正规厂家拿货“难辨真假”
速递!非高仿烟批发正规厂家拿货“难辨真假”
近日,福建云霄一处挂着"食品加工"招牌的厂房被执法人员破门而入,流水线上堆积如山的"中华""芙蓉王"香烟外包装与正品难辨真假,工人正在用专业设备为烟盒烫印防伪标识。这起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的案件,揭开了非高仿烟批发行业打着正规厂家旗号实施制假售假的黑灰产业链。
"他们出示的质检报告和厂家授权书完全看不出破绽。"在河北石家庄经营烟酒行的陈老板(化名)向记者展示手机里尚未删除的聊天记录。三周前,自称某知名烟厂二级代理的业务员登门推销,承诺提供"非高仿烟批发正规厂家拿货"渠道,价格比省级代理低25%。首批到货的50条香烟不仅带有完整溯源码,扫码竟能显示"正品流通信息",直到消费者反映烟支存在刺鼻异味,陈老板才发现这些"难辨真假"的货物实为高精度仿制品。
这种新型造假模式正在全国形成蔓延之势。记者获得的多地市场监管简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查获的违规烟草案件中,采用正规厂家包装材料的非高仿烟占比已达38%,较去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在河南查处的某窝点内,造假者甚至复刻了烟草专用防伪油墨的化学配比,肉眼观测与真品差异微乎其微。
"这些团伙深谙法律边界。"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透露,非高仿烟批发商刻意保留包装上0.3毫米的字体误差,在烟支接装纸颜色饱和度上制造0.5%的色差,既达到以假乱真效果,又规避"完全复制注册商标"的法律认定。更令人警惕的是,部分团伙通过收购破产印刷厂的合法资质,使假冒包装物生产披上合法外衣。
记者暗访发现,某些标注"正规厂家直供"的线上批发平台,其展示的生产许可证实为PS合成。在某短视频平台,主播以"烟草行业内部清库存"为噱头,引导用户添加私域账号交易。当记者要求视频验厂时,对方立即发送某云南烟厂车间实时画面,后经核实实为盗用的监控录像。
"暴利催生技术军备竞赛。"公安部经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在广东中山打掉的犯罪团伙中,查获的激光雕刻机精度达到0.01毫米级,能完美复刻烟草包装上的微缩文字。更查获12套正版烟草溯源系统破解程序,犯罪嫌疑人供述其通过黑客手段侵入某省烟草物流数据库,克隆了正品流通信息模板。
非高仿烟批发的危害已超出传统假烟范畴。浙江疾控中心检测报告显示,查获的某批次"正规厂家拿货"香烟,其燃烧释放的苯并芘超标11倍,重金属镉含量达到正品的23倍。这些使用工业香精和霉变烟叶的劣质产品,通过难辨真假的包装流入市场,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当前监管面临多维挑战。记者在某物流集散中心观察到,标注"汽车配件"的集装箱内,分层码放着非高仿烟货物。犯罪团伙采用"化整为零"策略,将单批货物拆分为数十个不足立案标准的小包裹,通过不同物流公司分批发货。有快递站点负责人坦言:"现在高仿货包装比真品还规整,没有专业设备根本识别不了。"
技术反制措施正在铺开。在江西某地查缉现场,执法人员使用新型光谱检测仪,三秒内即可识别烟丝中的非法添加剂。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升级了溯源系统,正品卷烟二维码扫描后新增动态波纹防伪功能。值得关注的是,湖南某法院近日对非高仿烟案件作出创新判决,将"主观制造细微差异规避鉴定"行为认定为"实质性假冒",这对同类案件审理具有示范效应。
"消费者维权面临举证困境。"法律专家指出,由于非高仿烟与正品相似度极高,受害者往往难以提供有效证据。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近期受理的维权案件中,有消费者花费3万元进行专业鉴定才获得赔偿依据。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实测发现,输入"难辨真假""正规厂家拿货"等关键词,仍会弹出伪装成茶叶店的烟草批发链接,最新交易记录更新时间显示为"1分钟前"。国家烟草专卖局7月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将于第三季度联合十二部委开展"破壁行动",重点打击非高仿烟批发的原料供应、技术支持和流通网络。这场关乎公共健康与市场秩序的攻防战,在真假难辨的烟雾中持续升级。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