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名为peel的果味卷烟在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物美等连锁超市悄然上架,引发公共卫生领域与消费者群体的激烈讨论。这款原属于便利店专供的新型烟草产品,正以“触手可及”的姿态进入大众零售终端,​​其蓝莓爆珠款在物美双井店的周销量已达127盒​​,较上月便利店渠道数据激增300%。这场渠道扩张背后,折射出新型烟草产品与传统监管体系的碰撞。

作为2019年登陆中国市场的进口改良型卷烟,peel烟凭借薄荷绿茶、葡萄冰沙等创新口味,长期占据24小时便利店畅销榜前三。然而随着7-Eleven、罗森等便利店渠道趋于饱和,其运营商自2023年初启动“商超渗透计划”,​​目前已在12个城市的48家大型超市完成铺货​​。在北京朝阳大悦城B1层永辉超市,记者观察到peel烟被摆放在口香糖和薄荷糖货架之间,38元/盒的定价与同区域炫迈口香糖形成鲜明对比。

“以前买peel烟要专门找便利店,现在带孩子逛超市就能随手买到。”家住上海浦东的消费者陈女士(化名)向记者展示购物小票,其8月15日在盒马鲜生购买的日用品清单中,赫然列着两盒水蜜桃味peel烟。这种“触手可及”的消费场景引发控烟组织担忧——中国疾控中心2022年调查显示,​​15-24岁群体中知晓peel烟者68%首次接触发生在便利店​​,而商超渠道可能进一步降低尝试门槛。

行业数据的矛盾性加剧了争议漩涡。欧睿国际调查报告指出,peel烟在商超渠道的月均复购率达51%,远超便利店渠道的39%。但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抽样检测发现,​​其葡萄口味产品焦油含量达8mg/支​​,与部分传统卷烟持平。这种认知偏差在28岁的健身教练王志强(化名)身上尤为明显:“我在物美看到包装上的‘清新体验’就买了,根本没想到要查成分表。”

突发!peel烟普通超市有吗“触手可及”

监管体系的滞后性使问题更加复杂。根据《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商超销售卷烟需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但peel烟因被归类为“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目前处于政策模糊地带。​​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已有三家沃尔玛超市因涉嫌违规销售接受调查​​,但处罚标准尚未明确。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不同地区商超采取迥异策略——广州山姆会员店将peel烟陈列在进口食品区,而杭州世纪联华则要求消费者凭身份证购买。

公共卫生专家的忧虑聚焦于“触手可及”带来的认知弱化。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金克勤指出,超市环境中的家庭客群占比达63%,儿童接触烟草制品的概率将显著提升。更值得警惕的是,​​peel烟抖音账号近期发布的“超市寻宝”互动视频​​,已获得92万次点赞,评论区高频出现“原来超市也能买”“就在收银台旁边”等留言。

在这场渠道变革中,零售终端的博弈暗流涌动。某华北连锁超市采购负责人透露,peel烟提供的货架陈列费是普通卷烟的3倍,且承诺承担全部合规风险。这种激进策略正在改变市场格局——​​北京7-Eleven部分门店已出现peel烟滞销​​,店员坦言“现在顾客更习惯在超市顺手购买”。

突发!peel烟普通超市有吗“触手可及”

司法领域的最新动向为争议增添变量。8月17日,杭州市拱墅区法院受理全国首例“商超烟草误导销售”诉讼,原告李某主张超市将peel烟与食品混放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1元。尽管案件标的微小,但其象征意义引发业界高度关注。正如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烟草控制技术官员孙佳妮所言:“当尼古丁产品变得触手可及,我们就该重新审视‘可及性’的边界。”

截至发稿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尚未就商超销售新型烟草制品出台专项规定。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修订中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或将增设“零售场所分级管理制度”​​,可能对peel烟的渠道扩张形成制约。这场关于“触手可及”的较量,终究要在商业利益与公共健康的天平上寻找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