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递!广东香烟市场“供不应求”
速递!广东香烟市场“供不应求”
近日,广东香烟市场出现罕见的"供不应求"现象,多家烟草专卖店货架半空,消费者需提前预约才能购得常规品牌香烟。这场突如其来的供需失衡,既折射出产业转型期的深层矛盾,也暴露出市场调控与灰色交易交织的复杂生态。
在广州市越秀区某烟草专卖店,经营者张先生(化名)指着仅剩的几款香烟告诉记者:"软双喜、硬芙蓉王这些走量款已断货三天,每天都有几十个顾客扑空。"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并非孤例,东莞某连锁便利店店长陈女士透露,其门店的中华香烟月均进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0%,但消费需求反而增长15%。为应对缺口,部分商家开始实施"限购令",规定每位顾客单次购买量不得超过两条。
这种"供不应求"的悖论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广东省烟草专卖局4月3日发布的《一季度流通数据白皮书》显示,全省正规渠道卷烟投放量同比减少8.7%,但同期查获的非法流通卷烟数量却激增62%。业内人士分析,控烟政策趋严导致生产端配额压缩,而消费端需求仍存刚性,给灰色交易提供了生存空间。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记者暗访发现多个档口暗中销售"白皮烟",这些无标识香烟的批发价较正规渠道低30%,部分商贩坦言:"现在正规渠道'供不应求',我们这些'特殊渠道'自然财源广进。"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供需失衡正催生新型市场乱象。佛山市烟草稽查部门4月2日查获的"0402专案"中,涉案团伙利用伪造的《烟草准运证》,将湖北、湖南等地的调配卷烟非法转运至广东,涉案金额超800万元。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滞销高端香烟通过"批零倒挂"方式流入市场,某品牌零售价650元/条的香烟,在惠州某地下批发市场仅售550元,这种价格倒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面对愈演愈烈的"供不应求"困局,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启动应急响应机制。4月3日下午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发言人透露已向国家烟草专卖局申请增加7.5%的年度生产配额,同时联合公安、海关等部门开展"雷霆2025-II"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非法囤积、跨省串货等行为。广州市白云区某物流园内,执法人员近日查获3万条涉嫌非法流通的香烟,这些标注"日用品"的货箱中,整齐码放着市场紧缺的硬中华和软玉溪。
在这场供需博弈中,消费者正承受着双重代价。一方面,正规渠道"供不应求"迫使部分烟民转向高价黑市;另一方面,来路不明的香烟潜藏健康风险。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4月1日发布的抽检报告显示,非正规渠道香烟中,焦油含量超标率达68%,重金属含量最高超国标12倍。在广州某三甲医院呼吸科,近两周接诊的3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均被发现长期吸食非法渠道购入的香烟。
市场分析师指出,"供不应求"现象可能持续至第二季度末。随着5月新版《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中小型零售商准入标准将提高15%,这可能进一步加剧正规渠道供给压力。不过也有积极信号显现,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透露,其韶关生产基地已启用AI排产系统,预计能将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8%,4月下旬起可逐步缓解"供不应求"局面。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市场震荡中,既有投机者试图"火中取栗",也有守法经营者坚守底线。正如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专家所言:"真正的市场平衡,需要政策精准调控、企业灵活应变、监管持续发力三方协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在"供不应求"的特殊时期,更应通过正规渠道理性消费,既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市场秩序的最好守护。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