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越南代工烟一手自发“自力更生”
近日,一则关于越南代工烟产业链转型的消息在跨境贸易圈引发震动。据越南工贸部8月15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国12家持有正规生产资质的烟草企业,正通过技术升级与渠道重组实现"自力更生",试图摆脱传统走私产业链的路径依赖。这场被业内人士称为"代工烟产业二次革命"的转型行动,正在中越边境掀起新一轮市场博弈。
在广西东兴市经营进出口货运的王先生(化名),亲历了这场产业变革的冲击波。2023年11月,他经朋友介绍接触到"越南代工烟一手自发"渠道,对方承诺提供全套报关文件与智能物流系统。"每趟车能多赚2万元,但上个月突然被通知所有非注册渠道暂停合作。"王先生展示的手机聊天记录显示,8月10日其对接的越南供应商发来公告截图,强调将"全面启用区块链溯源系统",这与越南海关总署推行的"白名单企业认证计划"形成呼应。
这种转变在数据端已显现端倪。中国烟草年鉴2024年修订版披露,今年1-7月经正规报关入境的越南烟草制品同比增长217%,而边境缉私部门同期查获的走私卷烟数量下降39%。"过去代工烟企业要依赖中间商解决‘最后一公里’,现在他们自己搭建了直达终端的云仓系统。"深耕东南亚贸易十余年的陈经理向记者透露,某越南头部烟厂研发的智能分装设备,可将标准集装箱改造为"移动生产车间",在运输途中完成烟支的最终组装。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残酷的市场洗牌。记者获取的越南海防市工业园区管理文件显示,2024年已有6家中小型代工厂因未能通过ISO 34000认证而停产。曾在某代工厂担任质检员的阮氏梅(化名)描述,新型激光打码机能将0.5毫米见方的溯源码嵌入烟丝层,"这彻底堵死了以前用酒精擦拭改码的漏洞"。但产业升级带来的阵痛同样明显,越南烟草协会数据显示,传统走私渠道从业者中已有34%转行至直播电商或加密货币领域。
这场"自力更生"运动正遭遇现实考验。云南大学东南亚研究院张教授分析,虽然越南代工烟企业试图建立独立可控的供应链,但其产品仍面临中国《电子烟管理办法》的准入壁垒。8月20日广西凭祥海关查获的230箱违规入境卷烟中,有47%包装印着"符合中国GB标准"字样,但经检测焦油量超标2.3倍。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转型企业被曝出"双轨运营"嫌疑——河内某烟厂公示的合法产能仅占实际产量的18%,这种游走灰色地带的操作恐将引发更严厉的跨国监管。
消费者的态度为这场变革增添变数。在广州白云区某烟酒专卖店,记者遇到正在比对越南新版包装的刘女士。她手持的"自力更生"系列香烟,虽印有中越双语的防伪验证入口,但扫描后跳转的却是未备案的境外服务器。"这种既要合规又想保持隐蔽性的做法,反而让老客户产生信任危机。"店铺老板指着积压的存货苦笑,货架上三个月前还热销的代工烟,如今日销量已不足高峰期的十分之一。
截至本报道时,越南财政部释放出新政策信号,拟对通过正规渠道出口的烟草企业减免15%增值税。这被看作是对"代工烟一手自发"体系的实质性扶持,但中国烟草专卖局同步升级的边境监测网络,让这场产业转型的前景愈发扑朔迷离。正如某匿名行业观察者所言:"当‘自力更生’遭遇‘道高一丈’,跨境烟草贸易的博弈已进入全新维度。"(完)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