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卖高仿烟的视频“绘声绘色”

近日,一段拍摄于居民楼内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画面中,戴着黑色口罩的主播手持"中华""黄鹤楼"等香烟,在柔光镜头下将烟丝缓缓剥开:"大家看这个色泽,闻这个香气,和专卖店598一条的没区别!"随着特写镜头扫过烫金防伪标识,评论区不断弹出"已下单""求链接"的留言。这则绘声绘色的营销视频,揭开了一个游走于法律灰色地带的隐秘产业链。

特别关注!卖高仿烟的视频“绘声绘色”

在浙江金华某物流园,32岁的货车司机王军(化名)向记者展示了他三天前收到的"战利品"。视频里宣称"支持专柜验货"的"九五至尊",实际到手后却是另一番景象:烟盒侧面的激光防伪码无法扫描,烟支燃烧时频繁炸灰,吸食后喉咙有明显灼烧感。"主播当时把香烟在验钞机下来回照,说'假一罚万',现在连人都找不到了。"他点开交易记录,显示付款流向的是一家注册地为境外的空壳公司。

这种"视频验货+快递到付"的新型销售模式正在暗流涌动。7月12日,金华市公安局联合烟草专卖局开展突击检查,在义乌北苑街道某出租屋内查获2000余条假冒注册商标卷烟,涉案金额超500万元。执法人员发现,现场架设着专业补光灯和电子烟油雾化器,嫌疑人通过喷射特制香精模拟真烟气息,再利用微距镜头拍摄烟丝细节。"这些视频制作精良,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负责人表示。

记者以"香烟评测"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多个平台存在大量"挂羊头卖狗肉"的账号。某短视频博主在演示"内部渠道货"时,刻意将镜头对准办公室背景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实则该证件经核查系伪造。"主播用'免税版''出口回流'等话术包装,配合剪辑技巧,把高仿烟拍得绘声绘色。"从事烟草零售二十年的陈老板透露,这些产品多来自地下作坊,使用的工业香精和劣质烟叶可能含有焦油、重金属等超标物质。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视频评论区已成违法交易温床。在某条获赞3.2万的测评视频下,记者注意到有用户使用"暗语"询价:"龙年的多少米?""雨花石有货吗?"当尝试私信联系时,对方立即发来自动回复:"+V看朋友圈实拍。"添加微信后,名为"烟云阁"的卖家相册里,"和天下""黄金叶"等高价香烟明码标价,每条价格仅为市场价的四分之一。

这种隐蔽性极强的销售方式给监管带来新挑战。"主播全程不露脸,收款账户层层转包,消费者即便发现是假货也难举证。"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李律师分析,根据《刑法》第214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现实中,违法分子往往利用网络 anonymity 特性逃避打击。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记者亲历了整套交易流程。卖家要求使用"关键词搜索+特定排序"的方式找到商品链接,付款后通过虚拟物流信息完成"履约"。收到的高仿"南京雨花石"香烟,虽然外包装能以假乱真,但经专业机构检测,其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超标2.3倍。呼吸科专家指出,长期吸食这类劣质烟可能损伤呼吸道黏膜,增加肺气肿、肺癌等疾病风险。

针对日益猖獗的网络售假现象,国家烟草专卖局于7月15日启动"净网2024"专项行动。值得关注的是,某电商平台已上线AI鉴烟系统,用户上传烟盒图片即可比对超200项防伪特征。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部分高仿烟开始采用可变色油墨、芯片二维码等升级工艺,打假工作仍任重道远。

特别关注!卖高仿烟的视频“绘声绘色”

"这些视频拍得太有迷惑性了。"王军看着手机里尚未删除的购买记录叹气。他的遭遇并非个例——在某投诉平台上,近三个月涉及"视频购烟"的维权案件激增240%。当绘声绘色的营销手段遭遇维权无门的现实困境,这场真假博弈中的每个参与者,都值得引发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