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朝阳区某连锁超市因上架标称"厂家直销"的中华香烟引发争议,这场关于"品质保证"的信任危机揭开了烟草流通体系的新变局。4月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查处违规卷烟案件1.87万起,其中涉及"直销超市"渠道的占比达34%,较去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这场以"品质保证"为卖点的渠道变革,正在接受市场与监管的双重考验。

4月2日,消费者王女士在家乐福超市购买了两条标注"厂家直供"的芙蓉王香烟,扫码验证时发现税码信息与烟草专卖系统登记不符。"外包装与平时购买的完全一致,但口感明显差异。"王女士向记者提供的购物小票显示,该批香烟供货商为某省烟草公司旗下物流企业,商品价签特别标注"品质保证"字样。超市负责人回应称,这批货物系通过"厂家直销"渠道采购,相关资质文件正在核查中。

这种新型供销模式正在全国快速铺开。记者4月4日走访上海多家便利店发现,32%的店铺已设置"厂家直销专柜",部分香烟外包装印有"直供超市"防伪标识。某连锁便利店采购经理透露,其通过省级烟草公司对接卷烟厂,采用"厂超直连"模式降低流通成本,进货价较传统渠道低8%-12%。但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模式可能突破《烟草专卖法》对流通环节的严格限定。

"品质保证不能仅凭企业自说自话。"中国控烟协会高级研究员李明宇指出,近期抽检的"直销香烟"中,有19%存在烟丝配方异常,部分产品虽通过手机扫码验证,但在专业设备检测下暴露防伪漏洞。更值得关注的是,某地市场监管部门在查获的"直供超市"香烟中,发现焦油含量超标2.3倍的非标产品,这些商品通过篡改检测报告流入市场。

法律界人士强调现行监管体系面临新挑战。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烟草专案组律师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卷烟流通必须经过三级批发体系,即便是厂家设立的直销渠道,也需取得相应行政许可。2024年浙江某烟草公司因违规向超市直供卷烟被处罚没款380万元,该案例显示"厂超直连"模式存在法律风险。

最新!香烟厂家直销可供超市“品质保证”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亟待完善。3月28日,广州市民陈先生通过某超市"厂家直销"渠道购买的香烟出现霉变,尽管外包装标注"品质保证",但因销售方已注销经营主体,维权陷入僵局。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涉及直销渠道的烟草投诉量同比激增217%,但调解成功率不足5%。

监管科技的升级正在构筑防线。全国烟草专卖管理信息平台4月1日新增"流通溯源"模块,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卷烟流向。上海市试点应用的AI稽查系统,可实时比对超市销售数据与烟草公司出货记录,已查处3起虚构"直销"资质的案件。这些技术手段使异常流通的发现效率提升40倍。

这场关于"品质保证"的渠道变革仍在博弈中。4月5日,某知名卷烟厂宣布暂停超市直销试点,其声明强调"严格遵守专卖法律法规"。但与此同时,河南、山东等地出现新型"厂超联营"模式,通过成立混合所有制销售公司规避监管。随着五一消费旺季临近,这场关乎万亿市场的制度性变革或将迎来关键节点。

最新!香烟厂家直销可供超市“品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