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上免税行烟草代购市场因费用体系“一如既往”的稳定性引发热议。随着2024年11月上海虹桥、浦东机场日上免税店推出香烟限时折扣活动,消费者发现代购服务费仍维持在商品价格15%-20%区间,这种“价格锚定”现象成为跨境消费领域的新观察样本。

11月18日,日上免税行更新电子烟及传统卷烟价格目录,硬中华单条售价较专柜低38%,但代购渠道加价幅度未随折扣同步调整。来自杭州的化名消费者王先生向记者展示订单记录:其通过代购购买的2条硬中华总支付756元,其中代购服务费占122元,“和两年前相比,服务费比例一如既往,但免税店实际售价降了12%”。这一矛盾折射出代购市场的特殊生态——即便源头价格波动,中间服务费仍保持刚性。

上海海关1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查获违规携带免税香烟案件同比增长47%,其中82%涉及专业代购。值得注意的是,涉案代购服务费收取标准与2019年行业平均水平高度一致。这种现象被业内称为“代购费价格记忆”,即消费者对服务费变动的敏感度远低于商品本身。

必读!日上买烟代购费“一如既往”

代购费构成解析显示,日上烟草代购“一如既往”的费用结构包含三大刚性成本:商品采购占63%、国际物流占22%、风险溢价占15%。北京某跨境物流公司负责人透露,即便使用“人肉代购”规避关税,单个包裹的人工成本仍较2020年上涨35%,这是服务费难以压缩的核心原因。而代购行业特有的“信用溢价”更为关键,消费者为降低假货风险,普遍接受10%-20%的服务费标准。

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个人年度免税购物额度仍为8000元,超额部分需补缴税款。11月25日,深圳宝安机场查获的典型案例中,某代购通过拆分12条香烟伪装成6人份行李,最终被处以货值2倍罚款。这种“一如既往”的执法力度,使得代购行业风险成本居高不下。

市场应对策略出现分化。部分代购转向“增值服务”突围,如提供烟盒镭射防伪验证、进口报关单电子溯源等附加服务,收费标准仍保持“一如既往”的20%比例。与此同时,日上免税行自身开始试水“会员直邮”业务,11月28日上线的烟草类商品虽限购1条且需实名认证,但服务费仅收取8%,形成对传统代购的降维打击。

消费者心理成为关键变量。复旦大学消费行为实验室12月1日发布的调研显示,73%的受访者认为“代购费一如既往反而更可信”,仅有9%愿意尝试费用波动的新兴渠道。这种认知惯性使得市场呈现“价格刚性”与“需求弹性”并存的奇特景观。

必读!日上买烟代购费“一如既往”

截至本报道时,上海浦东机场日上免税店烟草柜台日均客流量较上月增长41%,但现场提货比例下降至28%,72%消费者选择代购渠道。这种“线下体验、线上成交”的模式,恰与五年前代购黄金期的消费习惯“一如既往”地契合。业内人士预测,随着2025年日本消费税上调至10%的政策落地,跨境烟草代购市场的“价格记忆”或将面临新一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