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高仿烟商家“笑容可掬”

近日,一则以"笑容可掬"为代号的网络高仿烟销售网络浮出水面,其通过"温情服务+精准话术"的新型营销模式,在长三角地区形成跨省贩售链条。家住杭州的消费者李女士(化名)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未删除的聊天记录:"对方全程使用敬语,不仅主动发送《假烟识别指南》,还承诺'假一赔房',那种笑容可掬的服务态度,让我完全放下了戒心。"

这场风暴的引爆点源自3月28日上海虹桥站的例行安检。铁路民警在查验某旅客行李时,发现12条"中华"香烟的激光防伪码存在细微重影。经上海市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鉴定,该批香烟系使用正品烟盒二次封装的高仿产品,烟丝中检出重金属超标3.7倍。溯源追查显示,这批货物正是一个标注"笑容可掬客服小张"的微信账号所售,该账号在半年内累计收款记录达1800余次。

突发!高仿烟商家“笑容可掬”

"他们的服务堪称天衣无缝。"负责此案的经侦民警向记者透露,该团伙要求客服人员接受专业话术培训,需在30秒内准确识别客户身份特征。面对企业主客户时,会刻意使用"商务接待优选"等话术;针对年轻群体则主打"潮牌收藏"概念。更令人警惕的是,部分"笑容可掬"的客服人员会主动添加客户亲友,通过朋友圈点赞评论建立信任关系,为后续交叉销售埋下伏笔。

突发!高仿烟商家“笑容可掬”

在浦东新区某物流仓库,记者见到了被查封的物证。数以千计的仿冒烟盒上,"笑容可掬"的防伪标识与正品几乎完全一致,仅紫外线照射下才能发现细微色差。市烟草检测站工程师王斌(化名)现场演示鉴别要点:"正品烫金工艺呈现渐变效果,而仿品采用廉价电镀技术,在放大镜下可见颗粒状凸起。"这些细节差异,恰是"笑容可掬"商家精心设计的认知盲区。

支付环节的猫腻更显狡猾。犯罪团伙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亲密付"功能完成交易,资金流转路径经过8道虚拟账户拆分。据网络安全专家陈锋分析:"这种'笑容可掬'的资金处理方式,既规避了单笔大额转账预警,又能利用社交关系背书提升可信度。"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受害者直至案发仍坚信自己购买的是"特殊渠道正品"。

面对愈演愈烈的网络售假态势,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张立伟指出:"当'笑容可掬'成为犯罪工具,平台方的责任边界需要重新界定。"据了解,某主流社交平台已上线"异常亲切度"预警模型,对使用敬语频次超常、表情符号发送密集的账号实施重点监控。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部分商家开始采用AI情感分析技术,针对不同年龄段客户调整服务策略。

在案件通报会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查获的培训手册中明确标注"禁用传统售假话术,改用人文关怀话术"。这种从"强推销"到"软渗透"的转变,使得"笑容可掬"的欺骗性更甚以往。更令人忧心的是,在某知识付费平台上,名为《亲和力变现三十六计》的课程已售出2.3万份,其中3个章节专门讲解"如何让客户在笑容中放松警惕"。

截至4月3日,警方已冻结涉案资金账户27个,查扣仿冒香烟6000余条。但这场与"笑容可掬"伪装者的较量远未结束——在专项行动开展期间,仍有多个类似账号将个性签名改为"暂停接单,四月十五日笑容归来"。正如李女士在采访尾声所言:"现在听到客服说'祝您生活愉快',我都会下意识检查商品防伪码。"这场打假战役揭示的,不仅是犯罪手段的升级,更是信任重建的长期课题。(本文信息源自网页3、网页5、网页7、网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