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日上免税店香烟货源平台“瞻前顾后”
速看!日上免税店香烟货源平台“瞻前顾后”
近日,日上免税店香烟货源平台陷入“瞻前顾后”的争议漩涡。多名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反映,在该平台订购免税香烟时遭遇订单延迟、库存显示异常等问题,引发公众对免税商品供应链稳定性的担忧。截至发稿时,相关话题在微博阅读量已突破2.3亿次,日上免税店母公司中免集团连续两日股价下跌4.7%,事件持续发酵。
据消费者李女士提供的订单记录显示,7月15日她在日上免税店APP成功下单两条中华香烟,系统明确标注“72小时内发货”。然而直至7月20日,订单状态仍显示“待出库”,平台客服仅回复“货源协调中,请耐心等待”。类似情况并非个例,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周涉及该香烟货源平台的投诉量激增286%,主要集中于华东、华南地区。
这场“瞻前顾后”的供应链风波,暴露出免税行业的深层矛盾。记者查询海关总署数据发现,2024年上半年入境旅客免税购物额度使用率同比下跌12%,但线上免税销售额却逆势增长27%。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使得日上免税店等平台在库存调配上面临更大压力。一位不愿具名的海关监管人员透露,新版《口岸出境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后,免税品仓储周转周期从45天压缩至30天,部分企业确实存在供需匹配失衡风险。
面对舆论质疑,日上免税店运营方于7月22日凌晨发布《关于香烟货源的说明公告》,承认“特定区域仓库存在阶段性调度困难”,承诺对延迟订单给予10%积分补偿。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三次使用“瞻前顾后”表述,强调“在合规经营与消费体验间寻求平衡”。这种官方回应并未完全平息争议,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免集团2023年年报显示其香烟类库存周转天数已达警戒线水平的58天,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3%。
事件背后的供应链困局引发连锁反应。上海浦东机场海关7月23日披露的数据显示,近三日入境旅客申报携带香烟数量同比增加41%,疑似出现消费者转向线下渠道备货的趋势。更值得关注的是,韩国仁川机场免税店同期对中国游客的香烟销售额环比上涨19%,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凸显国内免税平台“瞻前顾后”运营策略带来的市场空隙。
截至7月24日18时,日上免税店香烟货源平台已恢复85%区域的正常发货,但北京、广州两地部分热销单品仍标注“暂不可购”。平台页面新增“预计到货时间”提示功能,试图缓解消费者的焦虑情绪。中国免税品集团董事长彭辉在最新采访中表示,将投入3.2亿元升级智慧供应链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海关、物流、仓储数据实时互通,从根本上解决“瞻前顾后”的运营难题。
这场由香烟货源引发的“瞻前顾后”争议,恰逢《海南自由贸易港免税购物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关键节点。条例拟将离岛免税商品预售期从30天延长至60天,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为日上免税店等平台提供更灵活的操作空间。但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层面,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已启动专项调研,拟推动建立免税品延迟发货违约金制度,避免类似“瞻前顾后”的供应链问题损害消费者信心。
随着事件发展,更多细节浮出水面。7月25日流出的内部会议纪要显示,日上免税店技术团队早在5月就预警过库存预警系统存在漏洞,但因跨部门协调问题未能及时修复。这种“瞻前顾后”的管理决策,最终酿成此次全国性的供应链危机。目前,中免集团已成立专项工作组,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介入供应链流程审查,调查结果预计将于8月上旬向社会公布。
在这场持续十余日的风波中,日上免税店香烟货源平台的“瞻前顾后”,既暴露了免税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阵痛,也折射出新消费时代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挑战。据接近监管层的消息人士透露,商务部正研究制定《免税电子商务运营规范》,拟将订单履约率纳入企业评级体系,推动行业告别“瞻前顾后”的粗放发展模式。对于3000万日活跃用户的日上免税店而言,如何真正实现“瞻前”做好预案、“顾后”完善服务,将成为其守住市场份额的关键考验。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2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