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海海关缉私分局联合烟草专卖部门破获案值超800万元的跨境走私案件,揭开了越南香烟“批发一手渠道”的隐秘网络。调查显示,尽管走私分子采取海陆空多元运输、线上线下混合销售等不同路径,其非法货品最终通过“殊途同归”的渠道流入国内市场,形成覆盖全国23省的灰色产业链。

2025年3月22日的执法行动中,办案人员查扣走私香烟20088条,追踪发现该批货物历经三次转运:越南海防港装船后,经北部湾海域换装摩托艇偷渡,最终在广西合浦县通过改装越野车分拨。这种“蚂蚁搬家”式运输,正是“殊途同归”走私模式的典型写照——不同环节的参与者各自为战,却在资金结算、货品分销环节汇入同一体系。

在防城港某物流园区,记者暗访发现三家相邻仓库分别标注“水果批发”“红木家具”“电子产品”,实则均为越南香烟的中转站。化名陈强的仓库管理员透露,他们接收来自陆路(凭祥口岸)、海路(东兴码头)、空运(伪装跨境电商包裹)的不同货品,经统一质检后发往各地。“别看进货渠道五花八门,最终都要在我们这里重新编码,贴上‘免税专供’标签。”这番操作印证了业内人士所述“殊途同归”的实质——分散风险,集中获利。

必看!越南香烟批发一手渠道“殊途同归”

线上渠道的“殊途同归”特征更为显著。微信号“涂脂抹粉”表面分享生活日常,实则通过图片暗语发布交易信息;某电商平台店铺以“越南土特产”名义销售,买家下单后自动跳转至加密聊天室;甚至短视频平台出现“解压玩具开箱”内容,评论区的“求链接”实为走私暗号。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平台,最终都将客户导流至同一批“越南代工一手货源”。

越南海关总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查获的走私香烟中,72%货品存在多重流通路径。以某批标值150万元的万宝路香烟为例,其运输轨迹包含:越南谅山陆运至广西凭祥→空运至昆明长水机场→公路转运至成都双流仓库→最终通过社区团购流入市面。这种“水陆空立体走私网”虽增加了执法难度,但也暴露出“殊途同归”模式的关键节点——资金池与数据中枢。

“所有渠道最终指向三个地下钱庄账户。”参与案件侦办的经侦民警透露,走私分子利用区块链技术拆分交易,但资金归集账户集中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技术团队溯源发现,2024年7月至2025年3月间,这三个账户共处理4.2万笔交易,单日最高流水达3700万元。这种资金流的“殊途同归”,成为锁定犯罪网络的重要突破口。

针对走私渠道的“殊途同归”特性,中越两国海关启动“链式打击”专项行动。4月1日更新的监管系统可自动关联货柜编码、运输工具MAC地址、电子支付流水等多维度数据,一旦发现异常关联即触发预警。试点首周,东兴口岸已拦截17个涉嫌走私集装箱,其中3个藏匿香烟的货柜曾分别通过海运申报“冷冻海鲜”、陆运申报“塑料颗粒”。

在这场“殊途同归”的猫鼠游戏中,消费者权益遭受严重侵害。广西疾控中心检测显示,走私香烟中43%菌落总数超标,12%检出致癌物苯并芘。防城港市民林女士提供的购物记录显示,她通过不同渠道购买的“越南代工香烟”,经扫码验证均指向河内同一地下作坊。这种多渠道、同源头的“殊途同归”,使得劣质烟品危害呈指数级扩散。

随着联合执法力度加大,“殊途同归”的走私网络正被逐步瓦解。越南工商部4月5日公告,已查封海防市3家涉事代工厂,查扣生产线价值超800万美元;中国海关总署同日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查获走私香烟量同比下降31%,但查扣案值同比上升59%,表明打击精度显著提升。这场围绕“殊途同归”渠道的攻防战,或将重塑中越边境贸易秩序。(本文数据引自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官方渠道)

必看!越南香烟批发一手渠道“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