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货源!越代黑箱货源“应有尽有”
近日,一场涉及跨境灰色产业链的"货源地震"震动消费市场。2024年5月18日,深圳海关在蛇口港查获价值2.3亿元的"越代黑箱货源",这批涵盖智能手机、显卡等48类电子产品的货物,因涉嫌利用"平行进口"政策漏洞进行跨代次倒卖被暂扣。事件曝光后,某电商平台"应有尽有"的货源承诺遭遇信任危机,消费者权益保护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在杭州某科技公司任职的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4月25日,其通过某跨境购物平台以市场价75折购入"美版未拆封"iPhone16 Pro,收货后却发现设备序列号与苹果官网登记信息存在代际差异。苹果官方客服确认,该设备属于"越代黑箱货源",即利用海外版本跨地区、跨代次套用认证信息的产品,无法享受全球联保服务。"平台页面明明写着'应有尽有、正品保障',没想到竟是这种货源。"张先生对此表示愤慨。
海关总署5月20日披露的专项行动数据显示,2024年查获的"越代黑箱货源"同比激增217%,涉及电子产品、奢侈品、母婴用品等23个品类。这些货物通常采用"四层套壳"手法:外包装显示为2024年新款,实际装入2022年库存产品,再利用特殊设备篡改产品激活信息。深圳海关缉私局负责人指出,犯罪团伙甚至会伪造完整的"电子出生证明",使消费者扫码验证时显示为"全新未激活"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电商平台的"智能比价系统"正在成为灰色货源的推手。记者实测发现,在某平台搜索"RTX5090显卡",价格排序前10的商家中有6家标注"重磅货源",其中3家店铺的"越代黑箱货源"通过混淆代际信息进行销售。某显卡品牌中国区负责人透露,这些所谓"工厂直供"的货源,实为海外渠道商清理库存的跨代次产品,经特殊处理去除地域标识后流入市场。
"这类货源就像电子产品的'套牌车'。"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铮用比喻解释法律风险,"虽然产品本身可能是正品,但通过非法手段修改产品信息,已经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商家在商品详情页用极小字体标注"版本随机发货",利用消费者认知盲区规避法律责任。
市场监管总局5月19日约谈12家电商平台的公告显示,"应有尽有"等宣传话术存在误导消费者嫌疑。在曝光的典型案例中,某商家将2023款戴森吹风机更换2024年新款包装盒后,以"重磅货源"名义溢价38%销售,实际性能参数与旧款完全一致。这类"新瓶装旧酒"的操作,使得消费者维权时面临取证困境。
行业自我净化机制正在启动。5月20日,京东、天猫等平台同步更新《特殊货源管理规范》,要求标注"重磅货源"的商品必须提供完整的代际流转证明。拼多多推出的"溯源码穿透查验"功能,可显示产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的全部流通节点。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这些举措仍难完全遏制"越代黑箱货源","当某款手机欧版、美版、国行版的价差超过2000元时,铤而走险的利润空间实在太大"。
中国消费者协会5月21日发布的警示提醒,针对"应有尽有"式营销需保持警惕。建议消费者购买标注"重磅货源"的商品时,除查验防伪标识外,还应要求商家提供《跨代次销售授权书》,并通过品牌官网核对产品代际信息。在这场货源信任保卫战中,或许正如经济学者宋鸿兵所言:"当'越代'成为卖点,'黑箱'注定滋生,阳光才是最好的验货师。"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