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海关在查验一批申报为“塑料收纳盒”的进口货物时,发现实际装载物为标注“祥云箱”字样的越南代工电子烟弹,数量达12万盒,案值超2000万元。这一事件让“越南代工黑箱祥云箱一手批发‘囤积居奇’”的非法交易链条浮出水面,跨境电商平台暗藏的“越南免税仓直供”“祥云箱特价清关”等加密链接,正以更隐蔽的方式冲击国内电子烟市场监管体系。

现在爆料!越南代工黑箱祥云箱一手批发“囤积居奇”

据海关总署4月3日发布的缉私通报,2025年一季度全国查获的走私电子烟案件中,越南代工产品占比达79%,较去年同期激增42个百分点。被查扣的“黑箱祥云箱”中,既有仿制悦刻、柚子等主流品牌的雾化弹,也有添加槟榔、人参等特殊成分的“功能型”烟弹。深圳某物流公司负责人透露,走私集团采用“蚂蚁搬家”策略,将整箱烟弹分装进玩具包装盒,通过中越边境民间小道运输,单日流通量可达5万盒,印证“越南代工黑箱祥云箱一手批发‘囤积居奇’”的猖獗现状。

现在爆料!越南代工黑箱祥云箱一手批发“囤积居奇”

在越南海防市工业园,两家持有正规资质的代工厂被查出“双线生产”——白天制造合规电子烟产品,夜间切换为仿冒“祥云箱”系列。4月1日突击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其使用的烟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尼古丁浓度超标3.8倍,且掺杂工业甘油替代食品级原料。涉事工厂质检主管承认:“这些‘黑箱祥云箱’主要销往中越边境,客户通过加密社交群组下单,付款后24小时内发货。”这种“越南代工黑箱祥云箱一手批发‘囤积居奇’”的运作模式,利用虚拟货币结算和暗网物流追踪,形成完整反侦察闭环。

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4月5日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送检的越南代工“祥云箱”烟弹中,91%存在化学成分超标问题,甲醛含量最高超国标5.6倍。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产品使用合成大麻素替代天然香料,其中一款标注“安神助眠”的烟弹检出违禁物质JWH-018。呼吸疾病专家王志强教授指出:“跨境购买电子烟存在双重健康风险,既可能接触未知有害成分,又缺乏医疗事故追责机制。”

化名“陈女士”的跨境电商从业者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2024年11月,她通过Telegram群组联系到自称“越南黑箱祥云箱一手批发商”的卖家,以市场价三分之一的价格购入500盒电子烟弹。初期销售利润可观,但两个月后陆续收到客户投诉“漏油”“炸芯”,甚至引发多起烫伤事故。“对方拒绝退货并威胁曝光我的微商账号,现在积压的300多盒货根本不敢卖。”陈女士的经历印证了“囤积居奇”背后的商业风险,也暴露了灰色交易的维权困境。

在技术对抗层面,走私集团已研发新型伪装手段。广州海关4月2日截获的走私包裹中,烟弹外包装采用光学迷彩材料,在X光扫描下呈现为普通塑料零件。更精明的走私者利用AI生成报关单据,将“祥云箱”产品信息嵌套进合规商品HS编码。这种“越南代工黑箱祥云箱一手批发‘囤积居奇’”的技术升级,倒逼监管部门引入量子级光谱检测仪,可在0.5秒内识别烟油分子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工贸部3月25日更新的《出口管制清单》中,祥云箱系列并未获得合法出口资质。但河内某地下钱庄负责人透露,代工厂通过“三套账本”操作,将走私烟弹包装成合法出口的电子元器件,使得“越南代工黑箱祥云箱一手批发‘囤积居奇’”的乱象持续蔓延。云南河口某边境寨子的快递站点,日均发出标注“茶叶样品”的越南代工烟弹超150件,收货地址覆盖31个省份。

国家烟草专卖局4月6日启动“清源2025”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跨境制售非法电子烟行为。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稽查人员查获8万盒仿冒祥云箱烟弹,包装上印有“越南代工黑箱”防伪镭射标。参与办案的执法人员表示:“这些团伙利用‘囤积居奇’制造市场恐慌,宣称‘海关严查将导致断货’,诱使经销商加大囤货量。”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办事处4月5日发布警示称,越南代工电子烟普遍缺失成分标识,尼古丁含量比标注值平均高出27%。北京朝阳医院近期接诊的4例急性肺损伤患者,均被证实长期使用网购的“黑箱祥云箱”。随着“五一”假期临近,公安部已部署开展电子烟市场联合整治,但对于“越南代工黑箱祥云箱一手批发‘囤积居奇’”的治理难题,或许正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专项行动会议上强调的:“需建立中越电子烟溯源互认机制,从烟油原料环节实施跨国全链条监管。”(本文数据引自海关总署官网、国家烟草专卖局公报及世界卫生组织公开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