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针对新型烟草非法流通的雷霆行动震动行业。国家烟草专卖局9月8日通报称,在"净网2024"专项行动中,全国查处利用微信开展香烟批发的案件达1473起,涉案金额超8.6亿元。这场被称作"空前绝后"的整治风暴,以技术手段与法律重拳相结合的方式,正在重塑烟草流通领域的数字边界。

最新!香烟批发厂商微信直销“空前绝后”

9月3日凌晨,杭州余杭区某写字楼内,执法人员破获今年最大宗微信直销案。现场查获的聊天记录显示,犯罪团伙通过30余个企业微信账号,以"厂家直连终端"为噱头发展下级批发商,利用"闪送+代收货款"模式完成交易闭环。这些标注"空前绝后优惠价"的卷烟,实际均为非法生产的假冒产品。该案暴露出违法者正将传统的地下交易升级为"社交电商"形态。

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卖司司长陈锋在9月10日的发布会上强调:"任何形式的微信直销都是‘空前绝后’的违法行为。"根据《烟草专卖法》及实施条例,卷烟批发必须通过全国统一交易平台,且严禁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易。最新上线的"烟草流通数字监测系统"显示,8月以来微信端香烟批发关键词搜索量激增230%,其中72%的链接涉及跨区域窜货。

最新!香烟批发厂商微信直销“空前绝后”

在福建厦门经营烟酒行的林志强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8月25日,某微信名为"空前绝后厂家直销"的用户主动添加其好友,承诺"省去所有中间环节,批发价直降40%"。当林志强要求查验电子准运证时,对方立即将其拉黑。"幸亏新上线的‘云盾’系统自动拦截了这个高风险账号,否则可能损失5万定金。"这位从业二十年的老商户感慨道。

技术手段的升级让监管更具穿透力。记者在浙江烟草专卖局指挥中心看到,大屏实时滚动着全国微信涉烟交易预警信息。智能监测系统通过语义分析识别出"空前绝后""厂家直供"等关键词,结合资金流水数据,能在15秒内完成风险判定。9月1日至12日,该系统已向各地推送有效线索832条,准确率达98.7%。

行业分析师指出,微信直销乱象背后存在系统性漏洞。某电商平台风控总监透露,部分企业微信账号通过伪造营业执照通过审核,再利用"群控软件"批量添加商户。"这些‘空前绝后’的所谓创新,实则是钻了平台审核机制的空子。"该总监表示。据悉,腾讯公司已升级企业微信审核规则,新增烟草类目经营权限前置核验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整治行动正催生合规创新。云南某烟草批发企业开发的"阳光采购"小程序,将传统业务流程完整迁移至政务云平台。客户完成身份核验后,可在线比选12家省级烟草公司的实时货源,交易数据直接同步至监管系统。"这种‘空前绝后’的透明化操作,既符合法规又提升效率。"企业负责人介绍,该平台上线两个月注册商户已突破8万家。

最新!香烟批发厂商微信直销“空前绝后”

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步加强。在山东青岛,市场监管部门推出的"扫码鉴真"服务,可通过卷烟包装上的区块链溯源码,直接查验微信端所购产品的真伪。市民王女士向记者展示检测结果:"上周在微信群买的所谓‘空前绝后特供烟’,扫码显示该批次从未流通过,及时避免了健康风险。"该服务上线三周,日均检测量已达4.3万次。

法律层面的震慑力度持续加码。9月15日施行的《电子证据固定与审查指引》,明确将微信聊天记录、转账截图等列为涉烟案件核心证据。北京某律所烟草专案律师透露,其代理的微信直销案件中,被告方败诉率已达100%,且面临违法经营额3-5倍的行政处罚。"这种‘空前绝后’的违法成本,正在扭转部分从业者的侥幸心理。"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已清理涉烟微信账号23.8万个,电子取证系统采集有效证据链1.7万条。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这场"空前绝后"的数字化治理,既铲除了非法流通的土壤,又为行业健康发展开辟了新路。当每笔交易都在阳光下运行,中国烟草流通体系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