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点!外烟香烟批发“薄利多销”
近日,厦门海关在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查获一批申报为"儿童玩具"的走私香烟,开箱后发现235条万宝路、大卫杜夫等外烟被压缩成扁平状夹藏在拼图盒内。这起案值超18万元的案件,暴露出部分商家以"薄利多销"为幌子实施非法经营的行业乱象,引发社会对所谓"批发价"外烟安全性的担忧。
在杭州经营便利店生意的陈锋(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踩坑经历。两个月前,自称"东南亚免税仓直供"的推销员上门推荐"薄利多销"的外烟货源,承诺"单箱起批、假一赔十"。陈锋支付2.3万元订购的40条爱喜薄荷烟,到货后却发现每包烟丝松散、激光防伪标识缺失。"所谓的批发价比正规渠道便宜55%,当时就觉得有问题,但对方用‘走量冲业绩’的说法迷惑了我。"陈锋的遭遇并非个例,浙江省消保委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外烟消费投诉量同比激增113%。
"这些非法批发商擅长用‘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打擦边球。"从事烟草稽查工作15年的执法人员透露,走私团伙常以"按斤称重"方式混装香烟,真假烟掺卖比例高达1:4。今年1-8月,全国海关在邮递渠道截获违规香烟同比增长82%,其中通过社群团购渠道流通的占63%。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商家开始用"仓储式销售""会员制批发"等新型话术规避监管。
记者暗访发现,某些宣称"工厂直营"的线上批发商,会向采购方出示伪造的《免税特许经营许可证》。在一家名为"环球烟品汇"的微信店铺,客服人员出示的"海关缴税证明"经厦门海关核实为PS合成文件。更令人警惕的是,部分商家要求买家下载专用订货APP,交易记录24小时后自动清除。"这种‘薄利多销’本质是饮鸩止渴。"烟草行业研究专家王建明指出,正规进口外烟需缴纳54.6%的综合税率,加上国际物流成本,合法渠道的批发价根本不可能低于国产香烟。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外烟批发市场迎来交易高峰。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暗访记者发现多个档口暗中销售"水货"香烟。商家将整条香烟拆分成散包装入移动硬盘盒,以"电子产品配件"名义发货。某档主直言:"现在都靠走量赚钱,单条挣30元,每月走500条照样薄利多销。"这种隐蔽的销售方式,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巨大困难。
值得关注的是,新型走私手段正不断升级。广州海关近期查获的案例显示,走私分子将香烟制成"茶饼"形状,外层包裹普洱茶压制伪装;另有团伙使用热缩膜技术,把香烟塑封成手机钢化膜外观。这些"创新"手法使普通消费者更难辨别,也加大了执法部门的查验难度。"薄利多销背后是暴利驱动。"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一条成本70元的假冒外烟,经过多层分销后终端售价可达280元,利润率超300%。
在江苏太仓港,海关关员向记者展示了今年查获的"工具革新"——走私团伙定制了可调节夹层的拉杆箱,箱体X光图像与普通行李箱无异,实际却能藏匿120条香烟。更隐蔽的是,部分批发商开始利用虚拟定位技术,将物流信息伪装成"保税区直发",消费者扫码显示的清关信息实为预先录制的虚假页面。
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未取得许可证批发烟草制品可处违法批发达成金额1-3倍罚款。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张律师表示:"消费者若明知是走私烟仍购买,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目前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建立"异常价格预警机制",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外烟交易进行重点监控。
截至发稿,记者尝试联系陈锋提供的商家联系方式,发现其微信账号已停用,订货APP也无法登录。这个典型案例折射出的行业乱象,给热衷"薄利多销"的经营者敲响了警钟。当消费者面对诱人的批发价时,或许该多问一句:这些远低于成本价的香烟,究竟从何而来?正如烟草稽查人员所说:"没有无缘无故的便宜,反常的低价往往藏着致命的陷阱。"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