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韩国代购万宝路双爆珠“风味独特”
优选!韩国代购万宝路双爆珠“风味独特”
近日,一则“韩国直邮万宝路双爆珠被检出违禁成分”的通报引发热议。随着夏季电子烟监管趋严,宣称“风味独特”“韩国免税店专供”的薄荷果香双爆珠成为代购圈新宠,但货源真实性、成分合规性等问题正将消费者推向未知风险。6月28日,深圳海关在入境快件中截获标称“韩国代购”的万宝路双爆珠烟弹237盒,实验室检测显示其中53%含有国内明令禁止的尼古丁盐成分,再次将灰色产业链置于聚光灯下。
跨境包裹暗藏“风味陷阱” 6月30日,韩国KT&G公司(万宝路韩国生产商)通过官网发布声明称,从未授权任何跨境平台销售双爆珠产品,所有标注“免税店特供”的渠道均涉嫌违规。这一表态与代购商家宣传的“韩国本土版风味独特”形成强烈反差。记者调查发现,在闲鱼、小红书等平台,标注“ICE BLAST双爆珠”“韩国直邮”的烟弹售价从98元到268元不等,远超韩国本地便利店42元人民币的零售价。
“真货的爆珠按压清脆,薄荷味中带点果香,但最近收到的货要么漏油,要么只有甜腻感。”一位三年资深买家展示不同渠道购买的四盒同款产品:韩国实体店购入的烟弹二维码可跳转至KT&G验证页面,而代购商品扫描后却显示“已超过最大查询次数”。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买家反映使用后出现心悸症状。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7月1日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三款所谓“韩国版”烟弹的甲醛含量超标2.3倍,丙二醇添加量更是达到欧盟标准的4.7倍。
“保税仓一日游”伪造韩版身份 宁波海关缉私局在7月3日披露的案情中揭露造假新手法:某团伙将国产烟弹运至韩国仁川保税仓更换包装,附上伪造的韩文说明书和免税店购物小票后,再以“韩国直邮”名义发回国内销售。这种“跨境一日游”操作不仅规避了进口电子烟消费税,还利用消费者对“韩国制造风味独特”的认知溢价牟取暴利。涉案人员交代,每盒成本32元的国产烟弹,贴上韩文标识后售价可达188元。
代购行业的“真假博弈”甚至影响韩国本土市场。首尔明洞某便利店店员透露,中国代购者大量抢购双爆珠导致限购政策出台:“现在每人每天只能买两盒,还要核对护照签证页。”韩国关税厅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查获的违规携带烟弹出境案件同比激增214%,涉事者多通过拆分包装、混入化妆品等方式逃避检查。
技术溯源能否破解信任危机? 面对乱象,KT&G公司7月5日宣布升级防伪系统,新一代双爆珠包装将植入微型芯片,消费者用手机NFC功能可读取生产时间、流通路径和质检报告。京东国际同步上线“韩国万宝路溯源专区”,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从釜山港到国内保税仓的全程温湿度及物流节点。
法律层面的重拳也在落下。7月6日实施的《电子烟物流溯源管理规范》明确规定,跨境烟弹必须张贴专用追溯码,且禁止使用“风味独特”“健康替烟”等诱导性宣传。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提醒:“即便是正规渠道进口的烟弹,其尼古丁含量也未必符合我国标准,所谓韩国版‘柔和口感’可能暗藏健康风险。”
消费者如何辨别“风味独特”真伪? 从事韩妆代购转型烟弹销售的林先生透露行业“暗语”:“说‘韩国机场提货’的基本是假货,真正的人肉代购都会强调‘现场拆包装’。”他建议核对三项信息:一是查看烟弹底部喷码是否与KT&G官网批次一致;二是测试爆珠按压感,正品需稍用力才能破裂且液体不外溢;三是燃烧测试,正品烟弹雾化后残留物呈白色粉末状,而劣质品多留下黑色焦油痕迹。
这场围绕“风味独特”的争议,折射出跨境消费市场的深层矛盾。当记者询问是否继续选择代购时,北京消费者王女士的答案颇具代表性:“明知道可能有假,但国内买不到这种薄荷叠加葡萄的双重爆珠口感。”或许正如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任超所言:“堵住监管漏洞的同时,也要正视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这需要更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协作。”
截至本报道时,韩国关税厅与中国海关总署已启动联合稽查机制,重点打击通过国际邮包分拆寄送违规烟弹的行为。而在社交平台,#如何验证韩国双爆珠真伪#的话题阅读量突破2.3亿,一条获赞18万次的评论道出众人心声:“与其纠结是否‘风味独特’,不如记住——真正的优选不该以健康为代价。”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