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批发香烟去哪“有恃无恐”

近日,宁波市镇海区一处物流仓库内查获价值2300万元非法卷烟的消息引发热议。在这起由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合查处的案件中,违法者通过篡改物流单据、伪造商品编码等手段,将整箱香烟伪装成“五金配件”跨省运输。这已是当地今年第三次查获超千万元级别的非法烟草案件,暴露出批发香烟灰色产业链的“有恃无恐”态势。

“根本没想到小区门口的便利店能买到这种烟。”在鄞州区某社区便利店购买到异常低价香烟的消费者张华(化名)向记者展示了他7月15日的购物小票。他购买的某品牌香烟单条价格比正规渠道低42元,外包装防伪标识经宁波市烟草质量检测站鉴定为高仿制品。这家挂着“连锁便利店”招牌的商铺,实际经营者通过社交平台联系“批发商”,以现金交易方式每周进货两次。

这种“有恃无恐”的流通模式并非孤例。记者调查发现,某短视频平台上“香烟代发”“免税仓直邮”等关键词的相关视频,近三个月播放量增长380%。在标注“茶叶批发”的直播画面里,主播用方言暗示“老客户都知道怎么买”,评论区频繁出现“求车”“求拼单”的暗语。国家烟草专卖局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查获非法流通卷烟案件涉案金额同比上升17.3%,而查获案件数量却下降9.8%,显示出违法行为的隐蔽化趋势。

“非法批发商敢如此有恃无恐,关键在于形成了跨区域利益共同体。”长期研究烟草流通体系的浙江工商大学陈明教授指出,当前查获的非法卷烟案件中,73%涉及物流、仓储、终端销售三个环节的协同作案。在查获的某起跨省案件中,违法者甚至在运输车辆安装GPS信号干扰器,实时规避检查站点。这种精密配合使得监管部门的常规稽查手段难以奏效。

关注!批发香烟去哪“有恃无恐”

更令人担忧的是新型销售渠道的蔓延。记者通过某二手交易平台联系到自称“厂家直供”的卖家,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后,发来包含278个香烟品种的加密电子目录。在宁波北仑港集装箱码头工作的装卸工李强(化名)透露,有工友通过加密通讯软件组建“拼单群”,每周集中采购“免税烟”,这些香烟的外包装与正规出口版本高度相似,但缺少海关验讫标志。

面对愈演愈烈的非法流通态势,监管技术手段的升级迫在眉睫。宁波海关缉私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的新型缉查设备,能在不拆包情况下通过X光成像识别95%以上的香烟品牌。然而该设备单台采购成本超过200万元,目前全国重点口岸覆盖率不足30%。这种技术落差给违法者留下了可乘之机,某地查获的改装货柜车中,夹层设计已进化到第七代,采用热成像屏蔽材料应对检查。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服务区,记者观察到有私家车司机在加油站收银台使用特定手势交流,随后从后备箱取出整条香烟完成交易。这种“移动仓库”模式依托高速公路网络构建临时交易节点,给取证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业内人士表示,违法者深谙“见光死”原则,单次交易时间控制在90秒以内,付款方式多为加密货币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虚拟账户。

“当前查获的案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参与多起烟草稽查案件的律师王伟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非法经营卷烟价值超过5万元即构成刑事犯罪,但司法实践中存在电子证据固定难、资金流向追踪难等问题。他经手的案件中,有被告人在庭审时出示虚假病历声称“不知情”,导致案件审理陷入僵局。

随着中秋国庆销售旺季临近,批发香烟的灰色交易暗流涌动。在某电商平台,标注“节日礼盒定制”的商品链接里,暗藏着“买十送三”“满额包邮”的香烟促销信息。宁波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金盾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利用新业态、新技术实施的烟草违法交易。这场监管与违法的攻防战,将如何遏制不法分子的“有恃无恐”,仍需社会各界持续关注。

关注!批发香烟去哪“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