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关注!95至尊香烟没有钢印“无中生有”
近日,一则关于"95至尊香烟疑似缺失防伪钢印"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7月28日,江苏南京消费者张先生在鼓楼区某烟酒店购买两条该品牌香烟时,意外发现外包装缺少国家强制要求的激光钢印标识。这一发现犹如"无中生有"的谜团,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截至8月1日,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突破2.3亿次。
记者实地调查发现,涉事批次香烟生产日期显示为2024年6月,包装盒侧面本应存在的"JSYC"字母与数字组合钢印完全空白。张先生向本报展示的购买凭证显示,该商品确系从具有烟草专卖许可证的正规渠道购入。"这绝非小题大做,"从事印刷行业十五年的技术主管李伟指出,"正规卷烟厂的钢印设备与生产线直接联动,理论上不可能出现整条漏印的情况。"
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显示,自2021年起实施的《卷烟产品鉴别检验规程》明确规定,所有卷烟产品必须在指定位置压制防伪钢印。令人疑惑的是,南京市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8月1日出具的检测报告却显示,送检样品包装完整度符合国标要求。这种官方结论与消费者直观发现的矛盾,使得"无中生有"的质疑声持续发酵。
涉事生产企业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于8月2日凌晨发布声明,承认近期确有消费者反馈类似问题,但强调"生产线质检记录完整,流通环节监控无异常"。该公司技术负责人王勇在电话采访中解释:"每百万包卷烟允许出现3包以内的工艺瑕疵,这可能是个别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异常挤压导致钢印模糊。"不过,这种说法遭到物流专家的质疑,顺丰速运高级工程师赵明表示:"卷烟运输专用包装可承受200公斤静压,常规物流环境不可能造成钢印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在湖南长沙、浙江杭州等地,近期也出现多起类似投诉。8月3日,杭州市民陈女士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的投诉材料显示,其购买的3条同品牌香烟中,有两条存在相同问题。"这绝非无中生有的猜测,"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刘峰指出,"如果同一问题在多地域重复出现,就不能简单归咎于偶然因素。"
烟草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周卫国向本报透露,正规卷烟生产线上,钢印工序位于包装环节末端,每分钟可完成700包卷烟的标识作业。"整套系统有32个质量监测点,任何环节的异常都会触发自动停机。"他认为当前现象存在两种可能性:要么是监测系统出现重大漏洞,要么存在非正规渠道产品混入市场。
8月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专项调查组已进驻江苏中烟南京生产基地。调查组成员、质量安全监管司二级巡视员吴军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绝不会让任何疑点成为'无中生有'的悬案。"现场流出的照片显示,调查人员正在核验生产线上的钢印机压力参数,并对最近三个月的设备维修记录进行封存。
随着事件持续升级,烟草零售市场出现连锁反应。在北京朝阳区某烟草专卖店,店主向记者出示了近三日的销售记录:"95至尊"系列卷烟销量同比骤降58%,"很多老客户明确表示要等调查结果"。这种市场波动引发行业担忧,某省级烟草公司销售总监匿名透露:"如果'无中生有'的质疑不能及时澄清,可能影响整个高端卷烟市场的消费信心。"
截至本报道时,最新进展显示调查组在流通环节发现重要线索。浙江某物流仓库的监控视频显示,7月15日曾有一辆未备案的厢式货车进行过夜间装卸作业。业内人士分析,若查实存在非授权流通行为,可能涉及重大监管漏洞。江苏省烟草专卖局稽查总队负责人回应称,已对省内12个重点仓库启动突击检查,坚决防范"无中生有"的违规操作。
这场由缺失钢印引发的信任危机,不仅考验着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更暴露出特殊商品流通监管的深层课题。正如北京工商大学产品追溯研究中心主任张宏所言:"当科技防伪手段遭遇'无中生有'的异常现象时,建立全链条可视化追溯系统已刻不容缓。"随着调查深入,事件的最终真相或将重塑整个烟草行业的监管标准。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