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漳州警方破获一起利用微信渠道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卷烟的特大案件,现场查获标有"云霄A货香烟"字样的成品卷烟18.6万条。这起以"薄利多销"为幌子的网络售假案,牵出涉及21个省份的黑色产业链,揭开了社交平台售假新模式的隐秘面纱。

速看!云霄A货香烟微信批发“薄利多销”

8月14日凌晨,云霄县警方在陈岱镇某物流集散点拦截正准备发出的327箱快递包裹,内藏假冒"芙蓉王""玉溪"等品牌卷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包裹中90%的快递单备注栏标注着"微信特惠薄利多销"字样。办案民警透露,犯罪团伙通过微信视频号发布"厂家直供"内容,利用"买五条送一条"的促销策略吸引消费者,实际售价仅为市场价的45%。

"当时看到朋友圈广告写着‘薄利多销’,想着买来办酒席能省两千多块。"浙江台州消费者李先生(化名)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今年7月,他通过微信添加名为"云霄烟草直营"的账号,花费1860元购入10条"中华香烟",到货后发现烟丝掺杂碎纸屑要求退货,却被对方以"特价商品概不退换"为由拉黑。经当地烟草部门鉴定,这些卷烟不仅使用劣质烟叶,焦油含量更是超出国家标准3.2倍。

速看!云霄A货香烟微信批发“薄利多销”

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查获微信渠道假烟案件同比激增43%,其中标榜"薄利多销"的云霄系假烟占比达38%。犯罪团伙将销售终端化整为零,每个微信账号仅存储200-300条卷烟,采用"即卖即删"聊天记录的方式规避侦查。福建烟草质检中心工程师陈立新指出:"近期检测的假烟中,有79%添加了工业丙二醇作为保湿剂,这种物质在高温下会产生有毒化合物。"

8月17日,记者在微信搜索"云霄A货香烟",仍可发现部分账号使用"厂家清仓薄利多销"等隐晦表述进行推广。某短视频平台数据显示,带有"微信烟草批发"关键词的视频周播放量超150万次,其中73%的发布者使用虚拟定位功能。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售假账号通常运营7-10天便注销重建,收款账户多为购买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子账号。

中国控烟协会副主任王明阳接受采访时强调:"所谓‘薄利多销’实为犯罪分子的洗脑话术,按现行法律,微信销售烟草制品无论真假均属违法。"记者查阅裁判文书网发现,2023年已有27起与"云霄A货香烟"相关的判例,其中19名被告人因在微信渠道售假获刑,最高涉案金额达370万元。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犯罪细节浮出水面。8月20日,湖南岳阳警方在某民房内查获正在直播带货的犯罪嫌疑人周某,其手机界面显示当日通过"薄利多销"话术已成交47单。现场查获的培训手册记载着标准话术:"要反复强调微信下单的隐蔽性,暗示客户这是‘特殊渠道福利’。"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假烟包装盒内竟附有伪造的"质量承诺书",落款处盗用正规烟草公司的电子印章。

当前,公安部已将"云霄A货香烟"系列案件列为"昆仑2023"专项行动重点督办对象。法律专家张伟提醒消费者,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十二条规定,个人通过微信销售烟草制品需取得专卖许可证,那些声称"薄利多销"的账号均属非法经营。截至发稿,腾讯公司已封禁相关违规微信账号1320个,拦截敏感词搜索28.7万次。

这场针对微信售假链条的围剿仍在持续。8月22日,江苏无锡某快递网点因违规揽收327件"薄利多销"卷烟包裹被立案查处,快递面单上"日用品"的虚假申报暴露了物流环节的监管漏洞。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负责人表示,将在全国推行"异常包裹双检机制",对频繁收发"微信特惠"标注件的网点实施动态监控。这场隐藏在"薄利多销"面具下的烟草打假战役,正在揭开新型网络犯罪的重重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