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福建非高仿烟厂家联系方式“讳莫如深”

近日,福建省多地消费者反映称,部分社交平台上出现大量标注"非高仿烟""原厂直供"的烟草制品广告,声称可绕过正规销售渠道低价购买。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所谓"厂家联系方式"始终处于讳莫如深的状态,既无具体企业名称,也未标注生产地址,引发市场监管部门高度关注。

暗流涌动的灰色交易链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2023年度报告显示,福建省查获非法烟草制品案件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三。今年5月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许可证擅自销售烟草制品,涉案金额超5万元即构成刑事犯罪。然而在莆田某二手交易平台,仍有账号以"茶叶包装""礼品盒定制"为幌子,通过暗语兜售卷烟,单个链接浏览量最高突破3.7万人次。

劲爆!福建非高仿烟厂家联系方式“讳莫如深”

知情人士透露,这些隐匿的销售者多采用"游击战术":交易全程使用虚拟号码沟通,收款账户多为非实名注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物流则依托乡镇快递网点进行分流转运。记者尝试以批发商身份接触某自称"云霄厂家直销"的卖家时,对方仅发送定位在漳州市云霄县某工业园区的模糊地图,要求"现金交易、自提货物"。

监管利剑直指产业痼疾 6月15日,福建省公安厅联合烟草专卖局启动"闽剑2023"专项行动,首周即捣毁晋江、龙岩两地非法生产窝点3处,查获假冒注册商标卷烟机械7台,涉案金额超23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被查获的制假设备均达到全自动化生产水平,每分钟可卷制香烟12000支,技术水平较三年前提升近40%。

"犯罪团伙正在形成跨区域协作网络。"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志航分析,这些地下工厂采取"分散组件采购、集中装配调试"的新型模式,核心部件多从广东、浙江等地流入,部分电子控制系统甚至存在境外技术痕迹。这种讳莫如深的运作方式,使得单个窝点的查获难以彻底斩断产业链。

劲爆!福建非高仿烟厂家联系方式“讳莫如深”

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新挑战 在福州鼓楼区某烟酒回收店,记者见到正在维权的林先生。他出示的"免税特供中华"经专业机构检测,焦油含量超标2.3倍,过滤嘴填充物中检出工业纤维。"对方提供的厂家联系方式根本打不通,收款后立即拉黑。"林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12315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福建烟草类投诉量同比激增68%,其中72%涉及无法追溯来源的"三无产品"。

省消委会秘书长黄文斌提醒,正规卷烟外包装必须包含"由中国烟草总公司专卖"字样及20位激光防伪码,消费者可通过"中国烟草市场"官网查验真伪。对于网络渠道出现的讳莫如深的所谓厂家直销信息,应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时举报。

技术赋能精准打击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专项行动首次启用"烟草制品溯源大数据平台"。该系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对全网3000余个电商平台、10万余家社交媒体账号进行实时监测,精准识别"原厂直供""特殊渠道"等23类敏感关键词。7月11日,该平台在泉州精准锁定一个伪装成茶叶经销商的账号,协助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假冒卷烟成品1.2万条。

省烟草专卖局稽查总队队长王振华向记者展示的最新数据显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查获非法烟草制品量环比下降41%,但网络平台违法信息删除量仍保持日均200条以上的高位运行。这种讳莫如深的对抗态势,预示着打假治劣将是一场持久战。

劲爆!福建非高仿烟厂家联系方式“讳莫如深”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再次搜索相关平台发现,"福建非高仿烟厂家联系方式"等关键词已被纳入平台违禁词库,但仍有部分用户通过谐音字、符号替代等方式规避审查。这场关于信息隐匿与监管穿透力的较量,仍在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