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低价香烟批发"的广告在多个电商平台悄然流传,宣称可提供"全网最低价""价廉物美"的烟草制品。记者调查发现,某名为"云烟阁"的线上店铺单月交易量突破2000笔,其销售的中华、玉溪等品牌香烟价格仅为市场价的65%-75%。这种异常低价现象已引起市场监管部门高度关注。

低价!香烟批发全网低价“价廉物美”

7月15日,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联合烟草专卖局,在钱塘区某物流园查获涉嫌非法经营的香烟制品1.2万条,案值超300万元。涉事仓库负责人王某向执法人员交代,这些"价廉物美"的香烟主要通过篡改喷码、伪造防伪标识等方式,将免税店专供品违规流入国内市场。现场查扣的物流单据显示,该窝点日均发货量达500余件,覆盖全国23个省份。

低价!香烟批发全网低价“价廉物美”

这种"全网低价"现象背后,暴露出新型烟草走私产业链的运作模式。据国家烟草专卖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报告显示,利用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渠道进行的非法烟草交易量同比激增42%。在某短视频平台,记者实测发现搜索"香烟批发"关键词后,系统自动推荐了7个标注"厂家直销""免税正品"的账号,其中3个账号的商品橱窗内公然展示着"价廉物美"的宣传标语。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低价香烟对青少年群体产生特殊吸引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尝试过网购香烟的未成年人比例从2020年的3.8%攀升至2022年的11.2%。北京某中学教师向记者透露,曾在校外垃圾站发现印有"全网低价"字样的香烟空盒,包装上赫然标注着"水果爆珠""冰爽薄荷"等诱导性描述。

针对愈演愈烈的线上烟草乱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启动"清雾2023"专项行动。该行动建立电商平台实时数据对接机制,要求拼多多、抖音等企业每6小时更新一次涉烟商品筛查记录。在技术层面,阿里安全团队研发的"烟草光谱识别系统"已投入试用,通过包裹X光成像可自动识别香烟制品,准确率达98.7%。

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未取得许可证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的,违法经营总额五万元以上的,可处违法经营总额20%以上50%以下罚款。2023年6月,广州某贸易公司就因在微信小程序违规销售"价廉物美"香烟,被处以126万元行政罚款并吊销营业执照。

在专项行动高压态势下,部分平台开始调整运营策略。记者注意到,美团优选已下架全部烟草关联商品,并在用户协议中新增"严禁发布烟草促销信息"条款。不过仍有商家通过拼音缩写、暗语交流等方式规避监管,在某二手交易平台,"yan草批fa"等变形关键词的日搜索量仍维持在8000次以上。

这场关于"低价香烟"的攻防战背后,折射出新型网络监管的复杂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伟教授分析,走私香烟每逃避1元税款,社会就需要支付10元的公共卫生成本。其团队研究显示,价格降低10%可使青少年吸烟率上升3-5个百分点,这种"价廉物美"的诱惑正在抵消多年来的控烟成效。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显示,湖北黄冈警方刚破获一起利用虚拟货币结算的跨境烟草走私案,查获的7.8万条香烟中,部分产品检测出焦油含量超标2.3倍、尼古丁含量超标1.8倍。这再次印证了市场监管总局发言人此前的警示:"所谓全网低价的价廉物美香烟,很多是危害加倍的非法制品。"

低价!香烟批发全网低价“价廉物美”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烟草消费即将进入传统旺季。国家烟草专卖局已部署全国31个省级局开展交叉检查,重点打击"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型违法经营行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低价香烟批发"的灰色产业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监管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