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微信香烟来源代理“饮水思源”
近日,一场关于微信生态内香烟供应链的"饮水思源"式代理模式引发监管关注。据海关总署7月28日通报,在粤港澳大湾区查获的走私香烟案件中,有64%货品标注着"思源代理"的特殊标识,这种通过虚拟定位技术规避区域销售限制的新形态交易,正在催生价值数十亿元的灰色市场。
"根本分不清谁是真正的源头。"在深圳经营烟酒行的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今年5月,他被拉入名为"饮水思源资源共享群"的微信群,群内宣称"所有货品可追溯至海外免税仓"。在支付2.8万元代理保证金后,他收到一批印有GS1编码的硬中华香烟,但扫码显示该批号对应的是马来西亚某橡胶园产品。"所谓的源头可溯,不过是精心设计的数字游戏。"张先生苦笑。
这种被业内称为"饮水思源"的代理模式,核心在于构建多级虚拟供应链。记者通过暗访发现,某培训课件显示:代理商需在微信朋友圈连续15天发布"感恩源头""正本清源"等主题文案,借此发展三级下线。浙江某物流园区监控画面显示,7月25日凌晨,标有"SY-饮水思源"字样的集装箱在2小时内完成分装,发往全国12个中转仓库。
"这实质是新型传销与走私的复合体。"中国烟草学会副秘书长王立军指出,所谓"饮水思源"的溯源链条存在明显漏洞。他举例说明:某批次香烟标注的越南海防港装船记录,经卫星AIS数据核查,对应船舶当天实际停靠在巴西桑托斯港。这种时空错位的溯源信息,使消费者维权陷入"投诉无门"的困境。
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团队负责人透露,今年第二季度已封禁涉"饮水思源"关键词的公众号83个,技术手段显示这些账号均使用动态IP池进行登录。令人警惕的是,部分群组开始采用"思源助学""水源保护"等公益名义包装,某慈善基金会7月29日发布声明,称其品牌标识遭不法分子盗用。
在江苏盐城,海关缉私局展示的证物令人瞠目:查获的走私香烟外包装内嵌有微型GPS模块,可实时回传物流信息至微信小程序。办案人员李明演示时,扫描条码后手机立即弹出"本品源自金三角生态种植基地"的3D动画,同时显示所谓的"种植户访谈视频"。"实际上这些定位数据都是伪造的,同一包烟在系统里可以同时出现在云南和黑龙江。"李明解释道。
针对愈演愈烈的乱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8月1日出台新规,要求即时通讯平台对"源头""代理""溯源码"等23个关键词实施智能过滤。值得关注的是,新规特别规定:凡商品详情页出现"饮水思源"类营销话术,平台须在15分钟内完成人工复核。某电商平台审核员向记者透露,仅8月3日当天就拦截了1700余条变体文案,包括"饮氵思源""饮水sī源"等拆分变形表述。
法律界人士提醒消费者,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虚构商品来源最高可处违法所得五倍罚款。北京律协跨境电商专业委员会主任陈锋指出:"所谓饮水思源的温情包装,掩盖不了非法经营的实质。"他特别提醒,近期已出现利用该模式实施合同诈骗的新变种,某地法院8月5日宣判的案件显示,被告人以"区域总代理"名义骗取保证金达470万元。
截至本报道时,微信团队公布的数据显示,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两周来,已清理相关违规信息12万条,封停群组4800余个。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烟草市场进入传统销售旺季,这场围绕"饮水思源"代理模式的攻防战或将持续升级。本报将持续追踪事件进展,为公众厘清迷雾背后的真相。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