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云霄香烟批发微信群微商“抱团取暖”
近日,一个以"抱团取暖"为运营理念的云霄香烟批发微信网络被多地公安机关联合摧毁。该平台通过聚合超过2.8万名微商"抱团取暖",在14个月内形成涉案资金流水超19亿元的非法交易网络,其新型犯罪模式引发国务院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办公室专项督办。这场披着"互助共赢"外衣的商业骗局,暴露出社交电商领域监管体系与犯罪技术间的角力升级。
调查显示,该网络独创"四维抱团"机制:货源端由福建、云南等地走私团伙"抱团取暖"共享仓储,物流端通过17个省级分拨中心"抱团取暖"分散运输,销售端依托微信裂变系统"抱团取暖"发展代理,资金端借助虚拟货币与预付卡"抱团取暖"清洗赃款。其开发的智能风控系统能实时监测各地执法动态,当某区域查处力度增强时,自动启动"抱团撤离"程序,将业务转移至监管薄弱地区。
在浙江温州,从事服装批发的王女士向记者展示其加入的"抱团取暖"微信群:"群主每天发送经营话术模板,要求我们互点赞、共担风险。"她通过该网络销售的"云霄特供"香烟,外包装印有象征团结的握手图标,扫码显示"万人联保承诺书"。但经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该批香烟焦油含量达14.2mg/支,且检测出禁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这种"抱团取暖"的实质,已然异化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集体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构建了"技术+金融"双核驱动体系。其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分账系统,能将单笔交易拆分为数百个0.01BTC的"抱团取暖基金",通过87个空壳公司账户进行混合流转。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数据显示,该网络单日最高产生9.7万笔小额交易,资金最终流入境外NFT交易平台。这种"抱团取暖"的精密设计,成功规避了传统反洗钱系统的监测阈值。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在4月5日的新闻通气会上披露,查获的"抱团取暖"培训手册中,详细记载了28种规避监管技巧。包括要求代理"抱团取暖"互保资质文件,使用AI换脸技术伪造烟草专卖许可证,以及开发能自动生成区域专属防伪码的激光打标机。这些"高智商"犯罪手段,使得普通消费者难以识破其"抱团"伪装。
随着案件深入,公安部经侦局于4月6日启动"清链2025"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依托即时通讯工具实施的涉烟集群犯罪。新规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抱团取暖特征识别模型",对三个月内新增超200笔小额交易的账户集群实施联合管控。这场由"抱团取暖"引发的监管升级,正在重塑数字经济时代的反走私体系。
法律专家指出,此类案件暴露新型网络犯罪的三大趋势:犯罪主体社群化、违法收益平民化、技术工具中立化。其所谓的"抱团取暖",实质是利用社交裂变机制稀释个体法律风险。根据《刑法》第225条,参与此类"抱团"经营的微商,即便单笔交易未达立案标准,累计金额超5万元即构成非法经营罪。
截至发稿,专案组已冻结涉案资金账户213个,查扣带群体协作功能的营销手机892部。这场"抱团取暖"的集体沉沦,不仅揭示社交电商阴影下的信任危机,更警示每个市场主体: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唯有坚守法律底线,方能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正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负责人所言:"任何脱离监管的'抱团',终将演变为危害市场秩序的'抱火卧薪'。"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