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免税越南香烟批发“对牛弹琴”
最新!免税越南香烟批发“对牛弹琴”
近日,广西凭祥市边境贸易市场的一场稽查行动,揭开了“免税越南香烟批发”背后的黑色产业链。当地海关在检查一批申报为“工艺品”的货物时,发现夹藏未申报的越南产香烟124箱,货值逾200万元。令人咋舌的是,查获的香烟外包装上赫然印着“免税专供”字样,但经核查,该批货物既无正规进口手续,也未通过合法免税渠道流通。这种试图以“免税”名义蒙混过关的操作,被执法人员称为“对牛弹琴”式的低级骗局。
“他们说得天花乱坠,结果全是空头支票。”化名林女士的消费者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今年4月,她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越南免税香烟工厂直批”的直播,主播声称“无需出入境证明,全国包邮到家”,并展示盖有模糊印章的“海关通关单”。林女士支付9800元订购50条某越南品牌香烟,收货后却发现,所谓的免税烟不仅没有防伪标识,连过滤嘴长度都与正品存在明显差异。当她要求退货时,客服竟回复:“免税商品特殊性质,概不退换。”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既想用免税概念诱导消费,又拒绝承担售后责任的行为,无异于对牛弹琴——即便谎言被揭穿,骗子仍执着于自说自话的套路。
这场“对牛弹琴”的闹剧在监管数据中得到印证。据中国海关总署5月发布的《边境贸易风险白皮书》,2024年一季度查获的走私卷烟中,越南品牌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7%激增至39%,其中82%的案件涉及“免税”“原厂直供”等虚假宣传。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不法分子利用中越边境贸易协定中的小额免税政策,将整批货物拆分为多票“个人自用”包裹寄递,这种“化整为零”的走私手段,正应了那句“对牛弹琴”的讽刺——即便监管政策清晰明确,违法者仍固执地重复低效伎俩。
“所谓免税越南香烟批发,本质上是利用信息差实施的双向欺诈。”南宁海关缉私局负责人向记者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旅客免税携带入境的烟草制品限量为卷烟400支(两条),且不得进行商业性销售。那些声称能批量提供免税越南香烟的商家,要么伪造海关文件,要么通过“水客”蚂蚁搬家式走私,所谓的免税承诺完全是对牛弹琴,既骗不过监管部门,也迟早会被消费者识破。
令人担忧的是,这场“对牛弹琴”的交易游戏中,买卖双方都承受着未知风险。在某投诉平台上,关于“越南免税香烟”的纠纷案例显示,65%的买家因无法验证货品真伪放弃维权,28%的卖家账号在交易完成后即被封禁。更严重的是,广东疾控中心6月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23批次不明渠道越南香烟中,有11批次焦油含量超标2倍以上,7批次检出大肠杆菌。医学专家警告,走私香烟的生产环境缺乏监管,“这类产品对吸烟者健康的损害,好比对牛弹琴——即便发出再多警示,成瘾者依然选择充耳不闻”。
面对愈演愈烈的“对牛弹琴”式走私,多地正在升级防控体系。云南瑞丽口岸新启用的“智能审图系统”,可通过X光成像在3秒内识别藏匿在水果箱内的香烟条盒;浙江义乌海关则联合电商平台建立“免税关键词库”,对“越南烟厂直批”“免税代购”等122个高风险词组实施24小时监测。这些技术手段的介入,正在打破违法者的幻想——当他们继续对着智能监管系统“弹琴”时,等来的将是精准打击。
在这场打私风暴中,真正的合法免税渠道正在加速规范化。记者在中越边境的东兴免税店看到,所有香烟销售柜台均配备人脸识别系统,消费者需“人证合一”且刷卡支付,单日购买量严格控制在两条以内。而对于网络平台上仍在流传的“越南免税烟批发秘籍”,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未取得许可证经营烟草专卖品,涉案金额超5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那些对着法律“弹琴”的投机者终将明白,他们费心编造的免税谎言,在执法铁拳面前不过是徒劳的噪音。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