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云霄香烟供应商推出个性化采购方案"的暗网广告引发关注,宣称可依据消费者"各有所好"提供定制服务。国家烟草专卖局9月5日发布通告显示,此类新型非法交易平台利用生成式AI技术实施精准诈骗,其宣称的"口味定制""包装私享"等功能,实为收集用户生物信息的钓鱼陷阱。记者调查发现,犯罪团伙通过分析购物偏好构建用户画像,已形成"需求挖掘-定向诈骗-洗钱销赃"的完整犯罪链条。

在杭州从事电商运营的赵先生向记者展示了所谓的"偏好测试系统"。这位35岁的消费者被"各有所好"的广告语吸引,通过境外社交平台获取了加密链接。"平台要求上传近期网购记录和浏览偏好,声称用于智能匹配货源。"赵先生提供的截图显示,系统根据其购买过的茶叶礼盒数据,推荐了"西湖龙井香型特供中华",并配有AI生成的烟支浸泡实验视频。支付8800元后收到的"定制香烟",经检测竟是用过期中药渣替代烟丝制成。

劲爆!云霄香烟一手货源怎样买“各有所好”

这种"投其所好"的精准诈骗手段暗藏多重风险。网络安全公司奇安信9月8日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犯罪平台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解析用户相册照片,当识别到奢侈品包装盒、高档酒瓶等元素时,自动推送"尊享版"假烟链接。某被破解的后台数据库显示,已有5.7万用户的指纹信息通过"防伪验证"功能遭窃取,这些生物特征数据正被倒卖至人脸识别破解黑产市场。

"所谓个性化服务是量身定制的法律陷阱。"烟草行业分析师李明向记者展示的对比实验中,标榜"柔和口感"的非法卷烟,其焦油含量实测值达15.3mg/支,远超国家标准限值2.2倍。更令人震惊的是,某地下作坊为模拟"果香爆珠"效果,竟将农药浸泡过的薄荷叶封装进滤嘴,检测出禁用杀虫剂克百威成分。

犯罪分子的技术反侦察手段持续升级。阿里安全团队捕获的最新变种APP,能够根据手机陀螺仪数据识别用户操作环境:静止状态显示正常购物页面,剧烈晃动时自动切换为烟草交易界面。其使用的光敏传感器触发机制,使得屏幕截图功能完全失效,给电子取证带来极大困难。

记者在福建宁德某码头目睹了海关缉私部门的突击行动。查获的"定制化"走私船上,装配有可更换式货柜隔层,通过液压装置实现30秒内完成"茶叶"与"香烟"的货品切换。现场缴获的订单系统显示,犯罪团伙根据客户所在地域推送不同伪装方案:发往东北地区的包裹标注"人参蜜片",珠三角订单则伪装成"陈皮老茶"。

"各有所好的本质是精准收割。"反洗钱中心监测到,平台根据用户支付能力设计诈骗套餐:支付宝用户推送"小额体验装",绑定境外卡用户则诱导购买"集装箱级批发"。广东警方近期破获的案例中,某受害人被"私人飞机托运"话术欺骗,累计转账47万元购买根本不存在的"免税仓库现货"。

技术反制手段正在加速迭代。在国家烟草专卖局信息中心,新部署的"天穹"系统已实现多维度数据穿透分析,能通过快递面单的胶带粘合剂成分溯源至非法生产窝点。系统运行三周来,精准定位23个伪装仓储点,查获定制包装机47台。物流企业同步升级的量子点光谱检测仪,可在不拆包情况下识别烟丝种类,使非法包裹拦截效率提升三倍。

劲爆!云霄香烟一手货源怎样买“各有所好”

健康风险更需引起警惕。北京疾控中心9月12日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所谓"低焦油特供"香烟中,苯并芘含量超标11-19倍,其烟丝竟掺杂了废旧轮胎加工物。某地下工厂为模拟"雪茄醇香",违规添加工业用乙基麦芽酚,该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剧毒氰化物。

随着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临近,跨部门协同监管持续加码。记者在长三角涉烟联防联控指挥部看到,海关、市监、网信三部门数据已完成实时交互,针对直播平台的新型"偏好测试"话术,AI语义分析系统可在0.3秒内识别并预警。9月以来,该体系已拦截非法交易订单1.7万笔,涉案金额预估超2.3亿元。

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重申,任何"各有所好"的非法购烟渠道均涉嫌违法犯罪。消费者若发现所谓"个性化定制""专属供应链"等诱导信息,应立即通过12313举报平台反映。毕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法治护航,守护呼吸健康更容不得半分侥幸——这或许是对"各取所需"最深刻的现实注解。

劲爆!云霄香烟一手货源怎样买“各有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