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折扣!云霄哪里能找到卖烟的微信“唾手可得”
近日,一则关于“云霄卖烟微信唾手可得”的营销信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4月5日晚间,某短视频账号发布动态称“劲爆折扣来袭,云霄免税烟厂价直供”,画面中显示成箱香烟从标有“海关监管”字样的仓库运出,配文“添加客服微信立享3折优惠”,该视频在8小时内获得12.6万次转发。记者调查发现,这场看似“唾手可得”的消费狂欢背后,暗藏多重法律风险与交易陷阱。
4月6日上午,福建漳州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消费者举报,称通过某微信群支付1.8万元订购60条免税香烟后,所谓“厂家直供”的物流单号始终无法查询。云霄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近期查获的3起走私案件中,涉案商家均使用“劲爆折扣”“微信唾手可得”等话术诱导消费者。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东南沿海查获的非法烟草制品中,通过微信渠道交易的占比达51%,较去年同期上升9个百分点。
“这种交易模式的违法性具有双重属性。”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税务合规部主任张维分析称,根据《烟草专卖法》第三十条,未取得许可证销售烟草制品可处违法经营额20%以上50%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将追究刑事责任。记者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库查询发现,2024年宣判的“福州微信售烟案”中,主犯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刑四年,其犯罪手法与当前云霄事件高度相似——均以“唾手可得”的低价吸引消费者,通过伪造海关单据实施诈骗。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国家邮政局于4月7日凌晨启动专项排查。某快递企业闽南片区负责人透露,现已对云霄、泉州等地的寄件实行“开箱验视+人脸识别+电子围栏”三重核验,日均拦截可疑包裹23件,“虽然影响配送效率,但守住法律红线才是根本”。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商家为规避监管,开始使用“茶叶”“电子配件”等伪装品名发货,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已被列入重点打击对象。
在这场全民围观的“折扣盛宴”中,受损消费者陆续现身说法。深圳某贸易公司职员王女士向记者展示交易记录:4月4日通过某微信卖家支付9800元订购30条某品牌香烟,对方承诺“劲爆折扣限时48小时”。然而所谓“海关清关进度查询页面”实为山寨网站,拨打预留的400客服电话始终提示空号。“本以为微信买烟唾手可得,现在连维权渠道都找不到。”王女士无奈表示,其遭遇已在12315平台形成17人集体投诉。
业内人士揭露,这些非法交易链条存在精密分工。前端通过短视频平台以“劲爆折扣”引流,中端由客服使用多开微信实施话术营销,后端则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洗钱。某反诈骗联盟成员透露,近期监测到23个关联账号使用相同收款码,资金流向显示最终汇入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这种“狡兔三窟”的运作模式,极大增加了案件侦破难度。
4月7日下午,记者在厦门翔安保税物流园看到,海关缉私警犬正在对一批申报为“工艺礼品”的集装箱进行嗅探检查。现场查获的1200条走私香烟中,部分外包装印着“微信唾手可得”的二维码贴纸。缉私民警表示,新型走私团伙为营造正规假象,甚至会伪造电子版《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但经核验这些文件的编号均未在海关总署数据库备案。
法律专家提醒消费者,所谓“劲爆折扣”往往与风险成正比。正规进口卷烟需缴纳63.7%综合税率,微信渠道标榜的“厂价直销”根本不可能合法存在。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林国强建议,发现可疑线索应立即保存聊天记录、支付凭证,通过“中国反走私”政务号举报,“切勿因折扣唾手可得而放松警惕,让非法商家有机可乘”。
截至4月7日晚8时,涉事短视频平台已下架327条相关内容,封禁账号48个。云霄县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对3个涉嫌非法经营的网络实施收网。本报将持续追踪事件进展,为读者提供最新动态。(本文涉及企业及人物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525.html